
相較於傳統慣性自旋陀螺儀,光纖陀螺儀(FOG)不依賴運動慣性,能提供高精確度轉動訊息,但組裝工程繁複、成本壓不低。現在,中山大學團隊採用創新矽光子整合技術將晶片面積大幅縮小,並結合半導體晶圓製程技術開發出微型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達到體積縮小、成本降低且可大量生產等優勢。
中山團隊開發矽光子光纖陀螺儀驅動晶片,成本低至過去三分之一 |
作者
Emma stein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22 日 14:18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零組件
| edit
![]() ![]() ![]() ![]()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
相較於傳統慣性自旋陀螺儀,光纖陀螺儀(FOG)不依賴運動慣性,能提供高精確度轉動訊息,但組裝工程繁複、成本壓不低。現在,中山大學團隊採用創新矽光子整合技術將晶片面積大幅縮小,並結合半導體晶圓製程技術開發出微型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達到體積縮小、成本降低且可大量生產等優勢。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