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掛牌 36 年市值增逾 700 倍,台積電超車稱冠台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06 日 12: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聯電掛牌 36 年市值增逾 700 倍,台積電超車稱冠台股

台股開市 60 週年,市值最高突破新台幣 57 兆元,半導體股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其中,聯電掛牌 36 年來市值增逾 700 倍,台積電市值也大增超過 200 倍,一度逼近 18 兆元,穩居台股之冠。

台股權王台積電法人說明會釋出提高資本支出、毛利率逾53%等基本面正向展望,激勵股價於2022年初展開一波強悍漲勢,吸引全市場股民的目光,並於1月17日創下688元新天價,市值攀高至17.84兆元,約占全體上市公司總市值的31%。

若以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價格計算,台積電市值達7,294.6億美元,超越輝達(NVIDIA)及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成為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廠,並躍居全球第8大企業,僅次於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沙烏地阿美(Saudi Aramco)、Alphabet、亞馬遜(Amazon)、特斯拉(Tesla)及Meta。

台股護國神山也曾落寞  一天成交僅5張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常常高居台股單日成交值第一的台積電,在27年前的1994年9月5日掛牌當天,交投相當清淡,單日僅成交5張,開盤價與收盤價都是96元,當天總成交金額不到50萬元。

台積電如今股東人數曾一度突破100萬人,盤中零股交易成交股數一般就有數百張規模,偶有上千張大量,成交金額逾10億元,是當時的千倍水準,市場人氣相差有如天壤之別。

近年被稱為台股「護國神山」的台積電,於1987年2月21日成立,一開始並未受到各界矚目。創辦人張忠謀曾說,台積電本來沒沒無聞、不被看好,創新的晶圓代工商業模式的毀壞性,在做了十多年後才被大家看到。

台積電於2000年1月、2月間股價曾突破200元,隨著網路泡沫破滅,股價腰斬跌破100元,並長達12年維持在2位數,最低達34.9元,直到2013年1月才又站回百元關卡之上。

靠著多年來堅持追求技術領先、卓越製造及客戶信任,台積電成功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寶座。不僅製程技術不斷推進,營收、獲利迭創高,台積電的產業地位與重要性日漸受到各國政府與市場重視,推升股價屢創新高。

當台積電股價於2021年衝上600元,台積電前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曾說,是「遲來的正義」,因為台積電長久以來被低估。

台積電2021年營收已突破1兆元大關,達1兆5,874億元,是上市當年營收的82倍。台積電股本已達2,593億元,是上市時的33倍,市值更大增超過230倍。

同為晶圓代工的聯電成立於1980年5月22日,比台積電還早6年多,是台灣第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初期股本只有9,000萬元,當時由工研院向美國RCA引進技術,再技術授權聯電。

聯電於1985年7月16日掛牌上市,代號2303,比台積電早了9年多;聯電是台股第3家掛牌的電子公司,台積電是第30家掛牌的電子公司,早期市場素以「晶圓雙雄」稱呼兩公司。

聯電與台積電曾是晶圓代工產業激烈競爭的對手,競逐先進製程技術,兩公司領導人曹興誠及張忠謀過去也傳出互有心結;直至竹科40週年慶,兩人同台獲頒傑出成就貢獻獎,曹興誠主動向張忠謀握手致意,媒體形容兩人是「破冰之握」。

在聯電掛牌的1985年,台股資本市場並不平順,十信、國信接連發生擠兌風波與金融弊案,波及股市,聯電股價表現也大受影響。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回憶,聯電上市第一天股價跌停,第2天盤中也觸及跌停,後來才止跌反彈,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讓科技人當時印象深刻。

聯電當時市值僅約11億元,如今已逼近8,000億元,增加超過700倍,增幅相當驚人。其實,聯電過去還有更風光的時候,股價曾於1988年高達188元,2000年市值也曾超過1兆元大關。

不過,聯電股價在2002年8月以後一蹶不振,長達18年時間,股價都在40元以下低檔盤整,最低還一度達6.6元。直到近年營運策略轉向,不再追逐先進製程技術,加上半導體產能嚴重短缺,代工報價不斷調漲,聯電營運好轉,股價才隨著翻揚,於2021年9月回升至72元。

隨著5G應用蓬勃發展,疫情加速世界數位轉型及遠距商機,半導體產業2020年及2021年連續兩年高度成長兩位數百分比,不僅台積電及聯電營運同步創高,IC設計廠業績也多繳出亮麗成績單,股價隨著高漲。

IC設計成台股新寵  矽力再創股王新世代

其中,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因搭上5G與快速充電發展趨勢,加上受惠中國半導體自主化與去美化,營收與獲利逐年創高,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股價於2021年1月觸及3,000元,隨後超越大立光,登上台股股王寶座。

矽力-KY之後股價接連突破4,000元、5,000元,最高一度達5,490元。2022年來,美國升息疑慮升高,科技股面臨沉重賣壓,矽力-KY在外資接連賣超下,股價快速回檔,牛年封關以3,630元作收,依然穩居台股股王寶座。

回顧台股過去60年來,隨著經濟產業變遷,股王更迭不斷,從早期的資產股,到後來金融股的國壽,到近年幾乎清一色都是電子股,包括筆電代工廠華碩、被動元件的禾伸堂、手機的宏達電,IC設計的聯發科到光學鏡頭的大立光,都代表著產業時代的演進興衰,也是股民茶餘飯後的話題。

國壽曾在1989年創下1,975元的天價,一張要價197萬5,000元,當年可以買下好幾棟房子;之後換股併入國泰金控,股價最低一度跌至僅剩24元。

國壽創下的1,975元台股個股最高價紀錄維持了長達20多年,之後才由光學股大立光打破。大立光不僅將台股個股最高價紀錄往上推升到6,075元天價,還是在位最久的股王,當了超過7年的股王。

近年因美中貿易戰持續、手機市場成長趨緩,造成高階鏡頭需求不如預期,加上品牌客戶刻意培植第二供應商,市場競爭加劇,大立光營運近2年面臨衰退壓力,股價不斷滑落,一度跌破2,000元關卡,達1,960元,自高點回跌超過4,000元,跌幅逾6成。

回顧過去,華碩、廣達、禾伸堂、聯發科、茂迪、伍豐、威盛及宏達電都曾坐上股王寶座,華碩股價曾於1997年達到890元,廣達最高達850元,威盛達629元,禾伸堂達999元,茂迪有到985元,伍豐及宏達電都突破1,000元大關,分別達1,085元及1,300元。

聯發科股價之前最高曾達777元,最低滑落至171元;近年在5G手機晶片進展快速,並搶下全球智慧手機晶片龍頭寶座,股價日前衝破1,000元大關,創下1,215元新天價,是少數能夠超越過去高峰的股王。

其餘的昔日股王當光環褪去,股價都面臨不小幅度的修正,華碩股價最低曾達29.5元,廣達也曾達29.35元,禾伸堂16.05元,伍豐20.15元,宏達電25.4元,威盛及茂迪分別達曾拉回至4.3元及3.84元的個位數,如今也都未能再創新高峰。

這些「股王們」至少迄今都還存在市場上,其他如華國曾以近400元於1994年稱王,早已因弊案黯然下市;益通在搭上太陽能投資熱潮下,於2006年掛牌上櫃,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創下1,205元天價,並登上台股股王,但也僅是風光一時,後來因產業變化而虧損累累,走上解散一途。

而半導體產業多年罕見的盛況,將矽力-KY推上了台股股王寶座,但時代持續不斷轉變,隨著主流產業的更迭及新興產業的出現,相信台股未來還會有新股王出現。

(作者:張建中;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