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宇宙大小與演化的課題時,以長景深拍攝的觀測影像總令人體驗自然界的偉大而心生謙卑。近期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布了震撼人心的深空影像,展現出令人讚嘆的宇宙面貌。 繼續閱讀..
韋伯與哈伯合成新影像,滿滿光點幾乎都是星系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7 日 22: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超級地球可能比想像更常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22: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類似地球但質量更大的超級地球(super-Earth)可能比先前認為更普遍。團隊微重力透鏡事件發現一顆軌道距離與木星相當的超級地球,質量介於地球與海王星中間,是首次如此遠離恆星軌道發現這類行星。超級地球通常指系外行星質量,而非表面條件或適居性,但細節知之甚少,儘管如此,這研究可能有助揭開銀河系行星形成和分布的神祕面紗。 繼續閱讀..
航海家一號又完成遠距手術,失效 21 年的推進器修復重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15:07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目前距離我們最遙遠的航海家一號飛船,有組推進器自 2004 年起就停止運作,一度被認為不可能起死回生,但最近,它被 NASA 工程師團隊奇蹟般修好了。 繼續閱讀..
台灣首個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總統視導驗測整備進度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5 日 17:15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由 8 顆衛星組成的「福衛八號」為台灣首個自製衛星星系,第一顆衛星(FS-8A)預定 8 月運至美國、10 月發射升空。賴清德總統今日與國科會吳誠文主委蒞臨國家太空中心(TASA)視導整備近況,期勉 6 月底前完成所有衛星環境測試與驗證。 繼續閱讀..
太陽風暴點亮火星夜空,火星車首拍攝到肉眼可見綠色極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5 日 16:4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耕耘火星多年,我們終於首次從火星表面拍到肉眼可見極光!2024 年 3 月中旬,太陽噴發耀斑並伴隨日冕物質拋射(CME),引起太陽系多顆行星大氣相互作用發出驚人光芒,幸運地,NASA 毅力號火星車在當下拍到火星出現綠色極光景色。 繼續閱讀..
當前宇宙終結時間點,可能比之前預期提早很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5 日 13:1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萬事萬物終將消亡,宇宙也不例外,最近一篇基於霍金輻射理論的新研究發現,當前宇宙消亡速度比過去預期更快。 繼續閱讀..
黑洞進行曲:NASA 將黑洞觀測轉譯為可聽見的宇宙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3 日 22:12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發布三則最新「聲音化」作品,將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錢卓拉 X 射線天文台(Chandra)、X 光偏振成像衛星(IXPE)等太空望遠鏡所蒐集的觀測資料,轉譯為音樂形式,帶領聽眾用耳朵探索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黑洞。這三段聲音化作品分別呈現黑洞形成前的恆星狀態、黑洞與伴星的動態交互作用,以及黑洞巨大能量噴流的壯觀景象。
韋伯望遠鏡拍攝木星極光新影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3 日 16:0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太陽高能粒子與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大氣粒子相撞,總會帶來驚人極光秀。近日,韋伯太空望遠鏡釋出木星極光新影像,天文學家研究這些現象將更理解木星磁層變化。 繼續閱讀..
洞察號震波數據藏玄機,火星地殼深處隱藏海洋新證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3 日 12:5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火星表面覆蓋古代水痕跡,但當火星後期變得寒冷乾燥,水究竟去哪就成了謎團。根據洞察號過去收集的火星震數據,新研究發現波速於地表下方 5.4~8 公里之間出現減慢證據,表明這段地層可能隱藏大量液態水。 繼續閱讀..
沒有奇點?新黑洞模型挑戰愛因斯坦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1 日 15:1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黑洞中央是個密度、重力、時空曲率無限大的奇點,所有已知物理定律在這都失去意義,也代表愛因斯坦相對論同樣失效。然而黑洞由相對論預測,前後矛盾的結果困擾物理學家幾十年,逼他們試著描述沒有奇點的黑洞替代模型。最近,一項新研究討論 2 種新模型,或許有助科學家擺脫黑洞奇點侷限。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揭開常見卻神祕的系外行星面紗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比海王星還小的小型氣態行星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常觀測到的系外行星。這些小型氣態行星常常被厚厚的霧霾籠罩,科學家一直以來對其上頭的環境了解不多。現在,透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系外行星TOI-421b的研究,正在幫助科學家以過去不可能實現的方式了解這類亞海王星級系外行星。 繼續閱讀..
當彗星撞擊被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地球早期、也就是形成太陽系初期,撞擊地球的彗星可能帶來益處,很可能是地球水來源,約占地球質量 0.02%。 繼續閱讀..
每 4.5 天就釋放 X 射線耀斑的狂野黑洞,天文學家解釋其奇特行為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9 日 17:1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一個綽號 Ansky 的奇怪黑洞系統沉寂數幾十年後突然亮起,2019 年底開始規律釋放 X 射線閃光,現在天文學家終於可以解釋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