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尖端科技

淡大第 4 支科研火箭「淡江二型」,今旭海發射場成功升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15:35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連 2 天開市,繼昨(22)日成大團隊試飛「AfterLight 1」科研火箭後,淡江大學研製的第 4 支科研火箭——淡江二型火箭,今(23)日清晨也於旭海發射場試飛,射高超過 7 公里,航電系統穩定即時傳輸火箭資訊,符合任務目標。 繼續閱讀..

AI 計算進入光速時代,芬蘭大學突破性單束光執行 AI 張量運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芬蘭阿爾托大學最近開發出革命性方法,用單束光執行 AI 張量運算,有望顛覆計算科學。研究由電子與奈米工程系 Dr. Yufeng Zhang 領導,光子學小組 Zhipei Sun 教授指導下進行,成功將數據直接寫入光波,使計算自然同時進行,不需主動電子設備介入。 繼續閱讀..

九招 AI 工作術,脫離重複勞動提升生產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職場 , 自動化

在當今的工作環境中,生產力不僅是增加工具的數量,而是有效整合這些工具。越來越多的員工和自由職業者依賴人工智慧(AI)工具來自動化日常任務、組織工作流程,並更快地做出明智的決策。這不僅能提高效率,而是根本改變知識工作者分配注意力的方式。透過將重複或耗時的任務委派給 AI,專業人士可以專注於需要創造力、判斷力和人類洞察力的高價值工作。 繼續閱讀..

用 700 萬顆 CPU 核心,模擬出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數位分身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22:4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一項發表於《高效能運算、網路、儲存與分析國際會議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Networking, Storage and Analysis)的新研究代表著在天體物理學、高效能運算(HPC)與人工智慧交會的重大突破。研究團隊首次成功完成一個前所未有的銀河系模擬:在電腦中一顆一顆地追蹤超過 1,000 億顆恆星,並演化 1 萬年。這個結果靠的是 AI 與高效能數值模擬的結合,不只模擬的單顆恆星數量比以往最先進的模型多了約 100 倍,整體運算速度也快了 100 倍以上。 繼續閱讀..

成大團隊打造科研火箭,「AfterLight 1」旭海發射升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18:39 | 分類 航太科技

成功大學航太系「燃燒與推進實驗室」協同太空推進研究社(ISP)首次執行國家太空中心(TASA)科研火箭研發計畫,科研火箭 AfterLight 1 今日清晨 6 點 30 分在屏東的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火箭推進 6 秒,總共飛行時間 60 秒、射高 761 公尺,記錄下飛行資料並取得寶貴經驗。

繼續閱讀..

觀測比運作更耗能,量子時鐘實驗揭能源效率新挑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9:30 | 分類 尖端科技 , 量子電腦

一項由英國牛津大學量子資訊組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於 11 月 14 日發表在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最新研究揭示,量子時鐘(Quantum Clock)讀取(測量)過程所需的能量,竟比時鐘本身運行所消耗的能量高出達十億倍。此發現暴露了量子技術實用化中一項之前未充分認識的能源挑戰。 繼續閱讀..

家務 AI 機器人 Memo 幫你摺衣、煮咖啡,向 500 個家庭取經學習做家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1 日 12:1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機器人 , 科技生活

美國新創公司 Sunday Robotics 19 日正式推出其首款家庭雜務代辦機器人「Memo」。這款機器人專為家庭環境設計,旨在協助用戶進行整理、洗碗、洗衣等日常雜務,並透過學習真實家庭的行為數據來提升執行能力。

繼續閱讀..

鴻海與 Intrinsic 成立合資企業,共同打造 AI 機器人工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1 日 9:4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財經

鴻海與 Intrinsic 宣布雙方成立合資企業,共同實現未來智慧工廠(intelligent factory of the future)的願景。利用 AI 賦能的機器人技術,帶來製造業和工廠車間的生產方式無限潛力,協助生產營運具備更高的彈性、適應性和成本效益。

繼續閱讀..

Maxell 推進全固態電池量產,2030 前搶攻 AGV 與工業設備市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1 日 9:30 | 分類 機器人 , 能源科技 , 電池

根據日經報導,日本 Maxell 正全面推進中大型全固態電池研發,計畫在 2030 會計年度前向自動導引車(AGV)提供首批樣品,並同步建置量產體系。新一代電池將採圓柱型設計,容量預估比現行小型固態電池提升 100 倍以上,體積放大 50~100 倍,能量密度也將增加數倍,鎖定高溫、高可靠度需求的工業領域。 繼續閱讀..

南極冰山崩解奇觀,水下機器人探測「數千個魚巢」宛如城市網格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0 日 17:40 | 分類 機器人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A68 冰山是曾經漂流在南大西洋的一座巨大冰山,於 2017 年與南極洲的拉森冰架斷裂,不僅改寫了南極地貌,也揭開了一個隱藏在厚冰下的神祕世界。科學家近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透過水下機器人「Lassie」探測,發現南極威德爾海(Weddell Sea)海底竟存在數千個排列整齊的魚巢(見下圖),規模之大宛如一座水下城市,蔚為奇觀。

繼續閱讀..

自動駕駛與軍工需求強勁,宸曜 Q3 回溫、記憶體漲價衝擊有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0 日 17:30 | 分類 無人機 , 自動化 , 財經

工業電腦廠宸曜業務部副總經理藍林忠表示,第三季在自動駕駛、軍工與工業自動化應用需求帶動下整體營運維持穩健,2026 年則將以邊緣 AI、強固型載具平台與美國營運擴張作為主要成長動能。公司同時指出,匯率走勢與記憶體上漲為近期市場關注焦點,整體影響已提前因應。 繼續閱讀..

國安級安控自主力!新漢旗下綠基、安恩嘉 AI 視覺解決方案入選國家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0 日 16:2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財經

經濟部今日舉辦安控數位創新推動計畫成果發表會,會中宣布新漢旗下安控子公司綠基(Smart Vision)與安恩嘉(AI Vision),以自主技術打造的高強固 AI 視覺產品 SeesAll,獲選國家高值化安控產品認證,並正式入列政府「可信賴國產安控清單」。

繼續閱讀..

它不是外星船!NASA 一口氣公開 3I/ATLAS 星際彗星大量影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0 日 16:0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NASA 幾乎動用所有資源只想讓你知道,3I/ATLAS 是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彗星,而不是偽裝成彗星的外星科技太空船。20 日,NASA 特地舉行記者會發布各飛行器 9 月底到 10 月中旬拍攝的一系列 3I/ATLAS 影像,由於政府停擺,NASA 與其他聯邦機構運作擱置,直到現在才公開照片。 繼續閱讀..

Google 延攬波士頓動力前技術長,DeepMind 搶攻機器人市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0 日 13:30 | 分類 Google , 人力資源 , 機器人

Google DeepMind 近日聘請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前首席技術長亞倫·桑德斯(Aaron Saunders),以強化其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據報導,桑德斯於本月初加入 DeepMind,擔任硬體工程副總裁,此舉被視為公司首席執行長傑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推動 Gemini 計畫的關鍵布局。哈薩比斯希望 Gemini 能成為類似 Android 的機器人操作系統,實現即插即用,適用於各類機器人配置,包括人型與非人型機器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