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對許多農產地造成挑戰,尤其頂級農產品,因溫濕度變化影響品質,但也有本來不適合的地區,暖化後反而成為好產區,不過就怕繼續暖化,條件又改變,又變不適合,空歡喜一場。 繼續閱讀..
全球暖化讓北海道余市町成為黑皮諾葡萄酒產區,只怕進一步暖化 |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1 日 8: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農業科技 |
地球南大西洋磁場弱區持續延展,11 年來擴大近一半歐洲大陸面積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5 日 12:23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磁場對生命、人類日常生活重要性不可忽視,除保護我們不受宇宙輻射和太陽帶電粒子傷害,指南針、航海、航空導航也都依賴地球磁場運作。然而最新數據表明,地磁最弱區域「南大西洋異常區」正以驚人速度擴大,自 2014 年以來已擴展近一半歐洲大陸面積。 繼續閱讀..
地震學也迎接 AI 時代「像第一次戴上眼鏡」,機器學習捕捉人類無法感知的地殼活動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3 日 12: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在加州卡利帕特里亞,2008 年 1 月 1 日凌晨 1:59 發生一次規模為 -0.53 的微弱地震,幾乎無法被人感知。然而,這次地震的意義在於,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步,這類微小地震的檢測變得更加精確和自動化。過去七年中,基於電腦影像的 AI 工具幾乎完全自動化了地震學中的一項基本任務:地震檢測。這些機器學習工具能夠在嘈雜的城市環境中檢測到比人類分析師更小的地震,這對於了解地球的組成及未來可能發生的災害至關重要。 繼續閱讀..
NASA 警告:地球正逐漸「變暗」,北半球吸熱加劇恐加速全球暖化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2 日 10: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最新研究,地球逐漸變暗,尤其北半球,對全球氣候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團隊由 NASA 朗利研究中心的諾曼·G·洛布博士領導,他是氣候輻射和遙測專家,長期負責衛星輻射數據分析。研究分析過去 24 年衛星數據,發現 2001 年以來,地球反射陽光量明顯減少。 繼續閱讀..
地球最後淨土失守,南極洲海底發現大量甲烷洩漏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6:53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最寒冷偏遠的大陸──南極洲,已經出現氣候學家最恐懼現象之一:周圍海床裂縫洩漏的溫室氣體甲烷(Methane)量以前所未有速度急劇增加,表明一道極快加速全球暖化的潛在「正回饋循環」可能已啟動,暖化恐進入失控階段。 繼續閱讀..
地球自我調節暖化機制可能矯枉過正,觸發下次冰河時期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8 日 15:4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碳循環被認為是維持氣候穩定關鍵,但一篇新研究發現地球自我調節的古老自然機制可能存在致命缺陷,在調節暖化過程若「矯枉過正」,可能導致全球溫度迅速下降,進而引發全新冰河時期。 繼續閱讀..
月球「淘金熱」來了!四大奇特資源曝光,AI 助攻開採新時代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4 日 10:30 | 分類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隨著太空探索的進步,月球資源的開採成為科學家和企業家們熱議的話題。最近的一篇文章探討了四種可能從月球開採的奇特資源,這些資源不僅能夠推動太空經濟的發展,還可能對地球的科技進步產生深遠影響。
核心凝固之謎,新研究:碳才是地球內核形成關鍵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2 日 17:41 | 分類 天文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內核何時、如何形成?最新研究顯示,碳是地球內核形成關鍵成分,若沒有充足的碳,地球內核就無法凝固,也無法維持保護地球的全球性磁場。 繼續閱讀..
Google 地圖新增「空中視圖」按鈕,2D、3D 衛星地圖一鍵切換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2 日 12:00 | 分類 Google , 數位內容 , 環境科學 | edit |
Google 地圖即將推出令人期待的更新,Android 平台引入全新「空中視圖」按鈕,可視為之前「沉浸式視角」(Immersive View)功能的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