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打了 2 年,台商紛紛回流台灣設廠,但從數據看,台灣企業 2020 年出口中國金額,以及從中國取得的投資收益卻雙雙創下新高。為何兩者數字互相悖離? 繼續閱讀..
台商大舉回台,為何台灣企業卻在中國賺更多?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6 日 12: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財經 |
台商海外學子回台大搶車,3 千輛雙 B 進港創紀錄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2 日 11:50 | 分類 國際貿易 | edit |
台灣防疫有成,不少台商及海外學子均回台「防疫」,由於海外疫情依舊嚴峻,短時間難以回去,成為今年以來車市的新興買家,進口車業者說,從 5 月以後就一路缺車,大家擔心歐洲再度封城,拚命搶車。 繼續閱讀..
投資台灣熱,真能喚醒睡美人?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25 日 12: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
過去 20 年來,台灣由於產業外移,像蒙塵的鏡子,失了光彩。如今,這面鏡子正逐漸被擦亮。據統計,2019 年 1~11 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 3,698 件,較前一年同期增加 10.6%;投增資金額約台幣 3,200 億元,也增長近兩成。包含美光、Alphabet 等科技大廠;達德、沃旭等能源領域高手;金融界也有星展銀行大動作投資,百花齊放。在這波熱潮中,還有積極回流的台商,諸如群創、台達、友達等都是 ICT 產業大咖,為了躲避中美貿易戰火,積極返鄉設廠或擴廠,讓廠房及工業地交易重新熱絡,也預估帶來 5 萬 8,322 個就業機會。外商與台商雙雙擴大投資台灣,能否讓宛如睡美人的台灣經濟被喚醒?他們看上台灣的哪些優勢?台灣又該突破哪些盲點?
全台工業區大調查,和大工業豪氣加碼投資台灣 50 億元 |
作者 今周刊|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21 日 0:00 | 分類 財經 | edit |
「我們這次真正加碼投資的規模,其實超過 50 億元,但只向經濟部提出 30 億元投資計畫,申請這次的貸款補貼。」站在二廠廠房裡,個子不高的和大工業副總經理沈千慈,必須拉高分貝,一方面是因為兩邊機台正在轟隆作響,另一方面,或許她也希望用高分貝的聲量說明,這趟回台投資是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