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020 年第三季成為全球手機行動處理器龍頭後,最新 2021 年第二季成績達 38%,不但創新高,超越競爭對手高通 32%,也是連續第四季登上全球手機行動處理器第一。
聯發科 2021 年第二季行動處理器市占達 38%,連續四季登市場龍頭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1 日 14:30 | 分類 IC 設計 , Samsung , 手機 |
中國市場對高通喜愛更勝聯發科,外資中立看待聯發科展望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30 日 11:00 | 分類 Android 手機 , IC 設計 , 中國觀察 | edit |
先前受惠於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在華為大幅下單,之後甚至進一步切割獨立出手機品牌榮耀,以期不售禁令衝擊的的情況下,市場預期拉抬營收的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在美系外資的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因為中國消費者仍較為偏好競爭對手高通 (Qualcomm) 處理器,再加上先前股價已反映華為切割榮耀後所帶來效益的情況下,給予聯發科「中立」的投資評等,並且將目標價訂為每股新台幣 776 元。
4 大利多拉抬聯發科營運表現,小摩給予 750 元目標價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09 日 12: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手機 | edit |
近期受到投資人高度關注的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外資認為因為有 4 大利多,包括下半年華為、OPPO、vivo、小米 5G 處理器下單將更積極、2021 年上半年聯發科預計將能打入華為新旗艦機款手機、遊戲機熱賣和 Google 開發 AI 專用晶片以推升非手機業務、以及轉投資的星宸科技、唯捷創芯(Vanchip)有機會掛牌中國 A 股的情況下,使得聯發科也具有業外收益題材。綜合以上利多因素,聯發科有機會挑戰 3G 升級的 18 倍高本益比,因此推升聯發科的目標價達到每股新台幣 750 元。
趙偉國:中國半導體投資與技術成熟度都不足,未來還得坐 10 年冷板凳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11 日 17: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晶片 , 會員專區 | edit |
2015 年領軍中國清華紫光集團的董事長趙偉國,當年相繼宣布將入股包括矽品、力成、南茂 3 家台系半導體封測廠,一時間讓台灣人見到這位中國企業領導者的經營狼性,也引發國內科技資產保護的聲浪。如今,隨著紫光集團從外部併購轉向內部整合的策略,似乎也讓人看到趙偉國經營策略的轉變。日前,趙偉國在公開場合的演講時就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局部過熱,但其實集中在低層次競爭。因此,中國半導體業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坐冷板凳還要坐 10 年。
中國同意高通與中國合資 IC 設計公司成立,對聯發科影響有待觀察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07 日 8:00 | 分類 Android 手機 , 國際貿易 , 手機 | edit |
5 月 3 日晚間,國貿局許可國內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出貨給中國中興通訊,聯發科有機會在這波中美貿易戰爭受惠之際,4 日根據《華爾街日報》消息指出,中國政府已批准美國行動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與中國大唐電信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新合資公司(暫名瓴盛科技)除了將與中國紫光集團旗下 Spreadtrum(展訊)直接競爭,聯發科恐也是潛在對手。
韓媒 : 三星缺乏毫米波技術經驗,研製 5G 基頻晶片遇上瓶頸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25 日 17:30 | 分類 Samsung , 手機 , 晶片 | edit |
面對將到來的 5G 時代,許多廠商陸續投入基頻晶片研發工作,以在未來 5G 標準確認後,能與行動晶片龍頭高通一爭高下。參與基頻晶片研發工作的公司,包括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三星、聯發科、中國華為海思、展訊、中興等公司。根據日前南韓媒體《etnews》報導,雖然三星是南韓目前唯一投入 5G 基頻晶片研發的企業,但因缺乏經驗,三星在這方面的進程落後。除了三星之外,中國華為海思也碰上相同的問題,且進度比三星還再落後一年。
中國紫光集團進一步提升 Dialog 持股到 9.01%,穩居最大股東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21 日 9:50 | 分類 Apple , iPhone , 國際貿易 | edit |
根據電源管理 IC 大廠戴樂格(Dialog)在日前的公告顯示,中國紫光集團再次透過旗下兩家子公司增加對 Dialog 的股權比例,相較上一次的公告再增加 0.86%,來到 9.01%。這是 2017 年以來 Dialog 第 7 次公開紫光集團旗下公司持股比率的變化。而就在 18 日公布中國紫光集團的最新持股比例之後,19 日 Dialog 的大漲 8.2%,收盤價來到每股 25.15 歐元價位,創 12 月 1 日以來波段新高價位,也使得過去一年來跌幅縮小至 35.90%。
Intel 布局半導體代工,開放 22 及 10 奈米製程對 ARM 架構產品代工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2 日 18:15 | 分類 Android 手機 , 國際貿易 , 手機 | edit |
2017 年 ARM TechCon 大會,某些領域已形成相互爭關係的半導體大廠 Intel 和矽智財權廠商 AMD,兩者宣布將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其中一個相互合作的方式,就是基於 ARM 核心架構的行動晶片,預計將採用 Intel 的 22 奈米 FFL 製程技術,以及 10 奈米 HPM/GP 製程技術代工生產。
英特爾第 1 季財報資料中心業績未達標,盤後股價跌 4%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28 日 10:20 | 分類 國際貿易 , 會員專區 , 物聯網 | edit |
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於 28 日發表了截至 2017 年 4 月 1 日為止的第 1 季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 1 季度收為 147.96 億美元,與 2016 年同期的 137.02 億美元相比,成長 8%,營收淨利為 29.64 億美元,也較 2016 年同期的 20.64 億美元成長 45%,每股 EPS 達到 66 美分,超出分析師 65 美分的預期,也高於 2016 年同期的 54 美分。不過,由於重要的資料中心業務成長不如預期,導致英特爾在美股盤後的股價大跌 4%。
中國中芯國際高階製程發展遇阻,28 奈米製程今後 3 年將持續虧損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27 日 10:50 | 分類 國際貿易 , 手機 , 晶片 | edit |
近期,中國最大晶圓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積極宣示在 2017 年中將衝刺 28 奈米製程,並且進一步擴張產能。但從日前提出的財報顯示,其 2016 年第 4 季的 28 奈米製程營收,僅佔整體營收的 3.5%,相較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 2016 年財報中所揭露,台積電 28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佔據晶圓代工營收 56%,其中 16/20 奈米製程、28 奈米製程各佔營收的比重為 31%、25% 來說,外資認為,中國發展高階製程還有一段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