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災難、流行病、極端政治興起導致的戰爭、網路攻擊等,各種破口都有可能摧毀人們生活。歐盟公布應急戰略指南,建議人民儲存足夠 72 小時的食物、水和必需品,提高對災難性洪水和火災、流行病和軍事襲擊的應對能力。 繼續閱讀..
應付天災與人禍,歐盟要人民準備 72 小時維生物資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7 日 10:32 | 分類 環境科學 , 科技教育 , 科技生活 |
遠傳攜手經濟部水利署,發表全國首例「線上崩塌與濁度預報系統」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27 日 11:08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市場動態 , 科技政策 | edit |
全球氣候變遷下,極端乾旱與降雨頻傳,水資源管理成為顯學。遠傳憑藉深厚 ICT 整合優勢,運用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與雲端運算,聯合智慧水務領導品牌興創知能公司,協助經濟部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研發出全國首例「線上崩塌與濁度預報的智慧安防系統」,運用 AI 技術建立預測模型,有效預估崩塌發生機率與濁度上升情形,並透過自動化系統提供管理者詳細的預報資訊,以提升政府防災應變工作的效率與效能。本系統同步於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 2019 年首屆「台灣國際水週」(TIWW)盛大展出。 繼續閱讀..
哈維、艾瑪颶風連續侵襲,美國再度深思分散式能源發展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17 年 09 月 14 日 8: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edit |
每當天災過後,能源安全的議題就會再度受到重視,2012 年時珊迪颶風侵襲美東,造成紐約等地大斷電,當時分散式能源的各種技術還在實驗階段,成本較高,本來不受重視,只在學校進行小型學術性試驗,但當珊迪來襲,紐約一片黑暗,紐約大學校區因設置熱電共生分散式能源系統,有電、有燈光、有暖氣、有熱水,成為災區中的救難綠洲,其他如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校區、康乃迪克州的南溫莎(South Windsor)高中,也扮演相同角色。 繼續閱讀..
國研院減震元件測試平台將上線,有助未來減少地震樓塌意外?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06 日 13:30 | 分類 科技教育 | edit |
台灣時間 6 日凌晨南部地區發生六級強震,震醒了南高屏民眾,也毀了台南地區最少 11 棟大樓,然而,這樣的災情一定無可避免?減震元件或許能將這類災害降到最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