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二氧化碳

樹木當前哨,NASA 衛星與自然感測器攜手偵測火山異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1 日 11:1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科學家發現,火山附近樹木葉片變化可能當成預測火山活動的關鍵指標。最近 NASA 與史密森尼學會合作顯示,岩漿上升,釋放二氧化碳使周圍植被更茂盛,這微妙但可追蹤訊號可從太空觀察,不僅為火山監測提供新方法,還可能在火山爆發前拯救數千人生命。 繼續閱讀..

NASA「好奇號」發現方鐵礦,確認古代大氣層豐富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3 日 10:15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探測車在火星上發現了一種豐富的礦物質,這一發現揭示了以往軌道探測器無法察覺的地質與大氣演變。這種名為「方鐵礦」(siderite)的鐵碳酸鹽礦物,可能是支持火星曾經擁有濃厚二氧化碳大氣的關鍵證據,這種環境曾使火星能夠支持海洋、湖泊和小溪的存在。 繼續閱讀..

地球春天生機盎然,科學家:火星春天是天崩地裂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12:2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人類未來要移居火星,不得不先了解火星的氣候模式,科學家著迷火星的原因就是與地球類似,同為太陽系類地行星,也有一樣四季結構,但雖然現在是火星春天,卻不像地球春天大致宜人舒適,火星春天伴隨爆炸的融冰聲,若能現場體驗可能如天崩地裂。 繼續閱讀..

台大團隊開發新薄膜碳捕捉再利用技術,工業機台試量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1 日 15:53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能源科技

減少碳排並實現有效碳捕捉再利用,是各國相當注重的淨零轉型技術,台灣大學 NTU ZERO 研發團隊也致力於該領域貢獻,成功開發出新穎 MOF 薄膜碳捕捉、電化學碳轉化 2 項前瞻技術,後者目前已有試量產機台,每日可處理 50 公斤二氧化碳量。 繼續閱讀..

富裕國家小幅減產牛肉 13%,減碳量相當於三年石化燃料總排放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26 日 8:20 | 分類 國際貿易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科學家和環保人士長久以來不斷呼籲,各國應「大幅」減少肉類生產以降低碳排,才能遏制氣候暖化及極端氣候持續加劇。但最近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有項研究顯示,只需富裕國家「小幅」減產,就能減少 1,250 億噸二氧化碳排放。是不嚴重影響全球肉品供應下,就能有效減碳的策略。該研究成果已刊登於 11 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