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發明前,針孔成像最早記錄於《墨子‧經說》:「景,光之與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不僅說明墨子了解針孔成像原理,也知曉成像會上下顛倒,暗箱一詞則是克卜勒先使用的詞彙,也是針孔成像應用。 繼續閱讀..
太陽極小期之謎也許能隨克卜勒觀測解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04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太陽極小期之謎也許能隨克卜勒觀測解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04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望遠鏡發明前,針孔成像最早記錄於《墨子‧經說》:「景,光之與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不僅說明墨子了解針孔成像原理,也知曉成像會上下顛倒,暗箱一詞則是克卜勒先使用的詞彙,也是針孔成像應用。 繼續閱讀..
好圓的恆星啊!克卜勒 11145123 是宇宙中迄今已知最圓的天體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6 年 11 月 2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恆星看似成圓球狀,其實並不是正圓。來自德國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和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öttingen)的天文學家 Laurent Gizon 等人,利用星震法(asteroseismology)成功地精確測量出一顆自轉速度非常慢的恆星的扁率(oblateness),結果發現它是宇宙中迄今已知扁率最小的天體,它的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只有 3 公里,與一般恆星平均半徑約 150 萬公里來比較,真是小得可以忽略;因此換言之,它是迄今已知最接近完美圓球狀的天體。 繼續閱讀..
克卜勒又發現 1,284 顆系外行星,為歷來最多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6 年 05 月 12 日 17:59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航太總署(NASA)宣布克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證實又發現 1,284 顆系外行星,這是歷來最多的一次! 繼續閱讀..
鄰近恆星旁發現 3 顆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5 年 01 月 2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 Ian Crossfield 等人利用位在夏威夷的紅外望遠鏡(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IRTF)和凱克天文台(W. M. Keck Observatory)等觀測設備,在 1 顆鄰近恆星 EPIC 201367065 旁一口氣發現 3 顆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大小在 1.5~2 倍地球直徑左右;其中最外側的一顆恰好落在 EPIC 201367065 的適居區邊緣,雖然不確定這顆行星是否是像地球一樣的岩質行星,但如果這顆行星的確是岩質行星且表面有水的話,則能以液態方式存在,或甚至還可能擁有能支持生命生存的海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