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過程經歷一遍就夠了,但最近科學家使用甚大望遠鏡研究超新星 SNR 0509-67.5 殘骸證實,有些恆星經歷兩次爆炸才結束生命。 繼續閱讀..
IA 型超新星殘骸觀測證實,有些恆星連爆兩次才死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7 日 13:0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IA 型超新星殘骸觀測證實,有些恆星連爆兩次才死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7 日 13:0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死亡過程經歷一遍就夠了,但最近科學家使用甚大望遠鏡研究超新星 SNR 0509-67.5 殘骸證實,有些恆星經歷兩次爆炸才結束生命。 繼續閱讀..
距離僅 150 光年的死星系統,注定數十億年後爆炸為特殊超新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9 日 12:3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白矮星是大多數恆星演化的最終型態,偶爾我們會發現 2 顆白矮星彼此緊密圍繞的聯星系統。根據調查,一對距離地球約 150 光年的雙白矮星系統,似乎已注定在 23 億年後爆炸為 Ia 型超新星(Type Ia supernova)。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為超新星科學開啟新視窗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7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韋伯太空望遠鏡憑著極高紅外線靈敏度,成為尋找遙遠超新星的理想選擇,幾乎所見之處都能發現遙遠的超新星。韋伯是辨識極其遙遠超新星的理想工具,因穿過宇宙的光線波長會拉長,稱為宇宙紅移,來自遠古超新星的可見光因此拉長,最終成為紅外線。團隊利用韋伯觀測早期宇宙的深度數據,發現比之前多十倍的遙遠超新星,是韋伯更廣泛調查遠古超新星的第一步。 繼續閱讀..
銀河系飆車速度破紀錄的失控恆星,1 小時可繞地球 694 圈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7 日 14:5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銀河系有些恆星經歷巨大碰撞後被原系統拋出,以新的「流放星」姿態於星系內高速飆車。科學家最近就發現銀河系超速奔跑的 6 顆新恆星,其中 2 顆移動速度比以往此類天體都還快,高達每小時 8,226,967 公里。 繼續閱讀..
哈伯望遠鏡對宇宙膨脹的最精確測量,確實宇宙有些怪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23 日 13:1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全新「代表作」於近日發表,集結升空逾 30 年對宇宙膨脹速度最精確的測量數據,確認哈伯常數(宇宙膨脹率)與預測值有極大出入:局部區域測量結果更大,大爆炸後微波背景輻射的測量數值則較小。也許兩個數字都沒錯,因為當中可能有全新物理機制摻合。 繼續閱讀..
發現聯星系統內恆星被拉成淚滴型,可能引發罕見 Ia 型超新星爆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14 日 18:5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強大的宇宙超新星爆炸事件通常出現得讓人措手不及,鮮少可以讓天文學家提前準備觀測。不過最近,英國華威大學團隊在距離約 1,500 光年外發現一顆淚滴型恆星,仔細檢查發現該恆星正被系統內另一顆白矮星伴星拉扯,最終,它們將合而為一引發 Ia 型超新星爆炸,天文學家就像宇宙狗仔隊,對提早發現這種扭曲的恆星關係感到特別興奮。 繼續閱讀..
發現罕見 Ia 型超新星爆炸含有氫氣,科學家或能解開爆發起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09 日 16:3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Ia 型超新星在宇宙中極罕見,對天文學家了解宇宙方面有著關鍵作用。現在一組國際天文團隊發現,一顆 Ia 型超新星出現了不尋常的化學特徵,或許可以幫助解開 Ia 型超新星爆發的導火線。 繼續閱讀..
類星體成為測量宇宙膨脹用的最新標準燭光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9 年 02 月 0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分析歐洲太空總署(ESA)XMM-Newton 太空望遠鏡的大量遙遠活躍星系(active galaxy)觀測資料,以探究宇宙歷史中,發現更多關於宇宙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 of cosmology)所預測的宇宙膨脹初期狀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