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今報導,中國清華紫光集團擬收購美國 DRAM 大廠美光(Micron),該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表示,清華紫光以每股 21 美元、總計 230 億美元的代價提出收購協議,以美光 13 日收盤價 17.61 美元來看,溢價幅度約 19.3%,若協議成真將成為中國對美企的最大收購案,而該消息更無疑為業界投下震撼彈。
中國晶片廠商紫光集團以 230 億美元向 DRAM 大廠美光提出收購邀請,若該項協議通過,根據美國金融數據供應商 Dealogic 的數據,將打破 2013 年中國雙匯集團以 71 億美元收購美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的紀錄,成為中國對美企的最大宗併購案。
紫光集團與美光背後都牽扯著另家半導體大廠英特爾,收購方紫光集團 51% 股份由清華控股所持股,屬中國國有資本控股的投資公司,外界也習慣將紫光集團稱為清華紫光。紫光集團在 2013、2014 年收購行動晶片廠展訊、銳迪科後,成為中國最大國有晶片廠商,而積極向中國靠攏的英特爾,在 2014 年斥資 15 億美元入股紫光集團旗下控股公司,持股比重約 20%。被收購方美光則在 2005 年與英特爾一起攜手進軍 NAND Flash 市場,這場併購案英特爾的角色似乎也變得耐人尋味。
2014 年 10 月中國頒布「國家積體電路產業計畫」(中國簡稱大基金),大投 1,200 億人民幣發展半導體,為拓展半導體產業收購、合作動作開始不斷,以記憶體產業來說,除了持續爭奪美國 DRAM 廠商 ISSI,也將自行設廠,業界還傳聞中國大力挖角台灣人才、循英特爾模式持續與其他 DRAM 大廠洽談合作。
矽谷諮詢公司國際戰略總裁 Handel Jones 表示,中國發展半導體缺乏知識產權,無疑地他們必須透過挖角或收購整間公司以突破技術困境,但 Handel Jones 也強調,美國監管單位是否同意中國甚至是外國企業買下美光這樣極具戰略因素的公司,還得打上大問號。
美光在美國半導體工廠晶片生產份額並不算小,在新加坡與台灣也皆有大型晶圓製造設備,在中國則僅有封裝工廠。美光發言人表示,公司尚未收到收購的相關書面資料,對此拒絕發表評論。
美光 13 日股價收在 18.61 美元,漲幅 0.23%,紫光集團旗下紫光股份今 14 日 10 點多即宣告漲停,大漲 10%,收在 82.86 元。

(Source:新浪財經)
- Owned Chinese Chip Maker Tsinghua Unigroup Makes $23 Billion Bid for Micron
-
BRIEF-Micron spokesman says company has not received M&A offer from China’s Tsi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