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會怎麼樣?科幻大師艾西莫夫的預測對了一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14 日 7:45 | 分類 名人談 , 科技趣聞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2019 年會怎麼樣?科幻大師艾西莫夫的預測對了一半


2019 年世界會怎麼樣?科幻大師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在 35 年前就有預測

1983 年底,艾西莫夫身為赫赫有名的未來學家,應《多倫多星報》(The Star)之邀,寫下對 2019 年的大膽猜想,主要有三部分:核子戰爭、電腦和宇宙開發。

▲ 刊登於 1983 年報紙的艾西莫夫預測。

艾西莫夫首先假定 1983~2019 年間,美國和蘇聯沒有爆發核子戰爭,因如爆發核子戰爭,再討論 2019 年的世界沒有意義。

他認為 2019 年將是電腦和機器人主導的世界,技術會取代學校教師和生產線工人,同時也會有新的工作和休閒方式出現。此外,他預測人類會開始在地球軌道的空間站生活。

未來將出現的工作,將不可避免涉及電腦設計、製造、安裝、營運和維修,以及對「智慧」機器的了解,可能成為新興產業。

1984 年,美國只有 8.2% 家庭有電腦,這數字在 2017 年為 91%。艾西莫夫認為電腦會改變人們的工作習慣、工作環境、思想,讓世界運轉更「自動自主」。這些預測都準確,不過艾西莫夫沒有精確預測有智慧手機這件裝置。

如今人類已站在 2019 1 月時間點,回頭看艾西莫夫的預測,他對電腦和機器人的預測是正確的,但他高估了人類開發宇宙的能力和進度。

以火箭為載體,我們將建造一座太空站,讓太空站成為人類的永久居所。2019 年,第一座人類太空站可能正在施工。

照艾西莫夫的預測,此時人類應該在月球開始大規模建造永久住所,正在開採月球礦藏和建造宇宙工廠。

事實上,伊隆‧馬斯克確實在發展航太事業,想把人類移民到火星,但還處於初級階段。2019 1 3 日,中國嫦娥四號才代表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人類對月球的了解依然少之又少,更別提大規模開發利用了。

不知道是艾西莫夫對未來人類期待太高,還是這幾十年的航太發展不夠給力,我們並沒有像許多科幻作品預測的衝出地球、走向宇宙。值得慶幸的是,航太商業化近幾年興起,SpaceX 的出現開啟了新時代的太空競賽。

▲ 1965 年的艾西莫夫。(Source:Phillip Leonian [1] from New York World-Telegram & Sun.[2]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艾西莫夫生於 1919 年,1992 年逝世,是生物化學博士,他所寫的「機器人五部曲」和「帝國三部曲」構成龐大的《銀河帝國》系列。

他曾用作品說明人類社會的未來,除了機器人、電腦,還有太陽能、外太空移民、數位圖書館……這些事物當時只是想像力豐富大膽,不少卻慢慢變成事實。

包括《星際大戰》、《阿凡達》等大量科幻電影都有借鑑《銀河帝國》,後世受他影響的科幻作家更數不勝數。

不少科技產品推出前,都或多或少在科幻作品有相應的原型或理念。科技與科幻的關係也相當密切。

▲《星際效應》顧問索恩。

201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也是科幻電影《星際效應》的科學顧問,曾多次到中國訪問。騰訊 WE 大會期間,愛范兒曾提問科幻作品對人類生活、科技產品的影響。

當時向索恩談及我們的觀察:不少科幻電影出現過的產品和場景,在後世真的成為現實。比如早期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科幻電影《2001 太空漫遊》,太空船上的娛樂系統,成了今天民航機的標配,一邊吃飯、一邊看平板的場景也達成了。同時一些科技產品模仿《銀翼殺手》等科幻電影電子產品的設計,將螢幕色調設計成藍色。事實上藍色容易引起視覺不舒適,設計成橙紅色才對眼睛最友善。

問索恩怎麼看待科幻電影與科技產品相互影響的關係?

索恩的回答是:

很明顯,科學及人們對未來科技的推測對科幻電影產生很深遠的影響。我認為,科幻電影對科學和技術的主要影響是激勵人們了解科學技術,並激勵一些傑出的年輕人成為科學家。但我不認為科幻電影對現代科技產品有太多影響。我猜,即使沒有《2001 太空漫遊》,客機的娛樂系統也會做成現在這樣。當然,我的猜測也可能是錯的。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