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獎牌正式亮相,金屬成分來自民眾捐贈的 3C 產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28 日 12:00 | 分類 材料、設備 , 科技趣聞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東京奧運獎牌正式亮相,金屬成分來自民眾捐贈的 3C 產品


距離 2020 年東京奧運還有近一年時間,25 日東京奧組委正式公開本次奧運的獎牌。

獎牌設計師為川西純市,他從奧運五環發想,將獎牌背部設計成立體漩渦狀,正面繪有希臘神話的勝利女神,緞帶部分也印有與會徽相同的靛藍色方格圖案。

除了獨特的造型,這次奧運獎牌還有另一層意義──由數百萬日本民眾捐贈的廢棄電子產品製成。

這個計畫始於 2017 年 4 月。東京奧組委展開名為「都市礦山!大家的獎牌」計畫,希望從日本各地收集廢棄電子裝置來製作奧運獎牌。

據悉,「都市礦山」概念由日本東北大學研究所教授南條道夫於 1988 年提出。他將現代都市大量廢棄電子垃圾比為「礦山」,因為包含多種貴金屬。

(Source:日本環境省

不過,用回收材料製作獎牌的點子並不新鮮,以往奧運就有過嘗試

2010 年溫哥華冬奧,組委會就象徵性在獎牌融入 1.5% 廢舊電路板材料;2016 年里約熱內盧奧運,製作銀牌、銅牌時也融入約 30% 回收材料。

不同的是,這次東京奧組委致力於每塊獎牌都使用 100% 回收材料,還打算號召大眾共同參與。

▲ 東京奧組委的「都市礦山」計畫,已於 3 月結束。

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讓全民參與獎牌製作過程。這不僅是為了增進國家和奧運的感情聯繫,東京奧組委體育主管室伏廣治在 2017 年的新聞發表會還說

「地球資源有限,我們希望喚醒人們對電子垃圾回收的重視,讓大家重新思考環境問題。」

為了落實,東京奧組委開始在日本近 7 千家郵局、大型商場和地標建築附近設立黃色的回收箱,讓民眾自行捐贈,同時也提供上門回收服務。

回收品類十分廣泛,除了最常見的變磚吃灰舊手機,也可以提供筆電、遊戲主機、數位相機,乃至吹風機、吸塵器等部分小型家電,但不包括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大型家電。

▲ 東京奧組委為了號召捐贈設計的海報。

據《日經新聞》報導,一位 40 多歲的家庭主婦活動開始當天就前往回收站,她之前一直不知道怎麼處理 15 年前的古董舊手機,覺得它能被「體面」回收,再好不過了。

當時,東京奧運一些措施被吐槽更多。比如徽標涉嫌抄襲,招募志願者卻不提供住宿和三餐,不斷壓縮場館建設成本等。與之相比,捐贈廢棄電子垃圾反而很符合「斷捨離」精神了。

一些年輕人開玩笑:「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主辦奧運的好處。」

這場回收行動持續近一年,最終東京奧組委收集到 78,985 噸廢舊電子裝置,包含日本電信營運商 NTT Docomo 從 2,400 家門市收到的 621 萬支舊手機,以及各種數位相機、遊戲主機和筆電。

計畫還獲得約 1,500 的市町村協助,占全日本地區政府 90%。

(Source:NTT Docomo

別看回收數字很龐大,經過分類、拆除、電解和熱分解後,這數萬噸電子裝置最終只提煉出約 32 公斤黃金、4,100 公斤銀及 2,700 公斤銅,堪堪滿足奧運 5 千枚獎牌所需材料。

(Source:chunichi

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獎牌用料也有明確規定,除了銀牌是純銀,金牌和銅牌都並非「純金」和「純銅」。

金牌會在銀牌基礎上電鍍一層約 6g 黃金,剩餘 99% 都是銀,所以獎牌對銀的需求會更大,銅牌則是含 5% 鋅的黃銅。

▲ 東京奧組委發表獎牌製作流程影片

這些稀有貴金屬大多都藏在電子裝置內的半導體元件,專業人士會透過化學或機器處理,分離出有價值的部分。

雖然單部裝置的貴金屬蘊藏量小,但考慮到地球龐大的電子裝置總量,匯集人類每年淘汰的電子垃圾,也有驚人規模。

以蘋果 iPhone 為例,若以噸計算,1 噸 iPhone 手機可提煉的黃金是 1 噸金礦的 300 倍,銀是 1 噸銀礦的 6.5 倍。

「這是一種不耗費現有能源的高效擷取方式」,日本最大黃金零售商 TANAKA 會社經理島野和子,她稱如果想取出 3g 黃金,需要開採 1 噸金礦,但換成手機只要 100 支左右就行了。

也因廢棄電子裝置的「隱藏價值」,東京奧委會才會想到用於獎牌製作。根據聯合國統計資料,日本每年廢棄電子產品數量大概 200 萬噸,這意味著東京奧組委只收集到總量的 3%。

但提煉之外,還有一個要在意的是處理非貴金屬的部分。

我們只看到數千公斤金、銀和銅,但這些廢棄裝置還有玻璃、塑膠等其他塗層,以及鉛、鉻、鎘等元素,如果不恰當處理這些廢料,仍會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

但不得不說,這個計畫還滿能燃起日本人的「中二魂」,一想到運動員上頒獎台領取的獎牌,是很多年人多年前朝夕相處的手機,大概也是非常熱血又有意義的傳承吧。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2020 東京奧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