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今天表示,福衛七號預計下半年升空,蒐集資料量將比福三多一倍,將有效提升台灣天氣預測準確度至少一成。 繼續閱讀..
福衛七號下半年升空,天氣預測準確度提高一成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8 日 16:0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台灣掩星觀測技術推群獨步,NASA 科學家列席參加研討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8 日 13:24 |
|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以獨步全球的掩星觀測技術一戰成名,全球超過 9 成電離層資料都來自福衛三號,而定於今年年中發射的福衛七號採用與福衛三號相同技術,但所能提供的熱帶地區資料密度可大幅提高 8 倍,將對颱風路徑預測做出相當貢獻,備受矚目。 繼續閱讀..
人類演化時間可再往前推進?科學家發現重大證據 |
作者
Chen Jeffery|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8 日 9:00 |
|
在東非肯亞一處名為歐羅傑薩伊利耶盆地的地方(見首圖),早在 120 萬年前就有人類出沒的證據,而根據刊登在《科學》期刊的 3 篇研究,這地方還出現了能將人類演化史往前推進的線索。 繼續閱讀..
塑膠污染危機有解?科學家意外製造出加速進食塑膠的突變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7 日 16:34 |
|
地球上最嚴重的環境污染之一塑膠垃圾終於有剋星了?科學家意外製造出一種比天然降解更有用、專吃 PET(寶特瓶材質)塑膠的突變酶,未來很有機會成為數百萬噸寶特瓶的終結者。 繼續閱讀..
科學家開發新技術尋找重力波,檢測速度提升千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7 日 11:45 |
|
宇宙每隔 3 分鐘就有一對黑洞相撞合併,扭曲時空結構並產生稱為重力波的時空漣漪。過去三年,LIGO 和 Virgo 合作努力發現了 6 個重力波事件,但事實上,每年有超過 10 萬個合併事件逃過探測器法眼,它們最終混進了宇宙背景噪音。 繼續閱讀..
【書摘】《月球城市》作者訪談:如何在月亮上寫故事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6 日 10:40 |
|
達超級綠能里程碑,葡萄牙 3 月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近 104%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6 日 8:30 |
|
得益於地理環境與政策,葡萄牙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逐年提升,如今可說是綠能泱泱大國。2018 年 3 月為葡萄牙 40 年來用電量最高月份,但是該國並沒有發生缺電危機,反而以再生能源提供近 104% 用電需求,其中水力發電與風能為背後功臣,分別占 55% 和 42%。 繼續閱讀..
超大質量星系團扭曲光線,哈伯望遠鏡從中拍下優雅愛因斯坦環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3 日 16:15 |
|
當哈伯太空望遠鏡看著一個由數百星系構成的超大質量星系團時,其重力場扭曲了來自遠方的光線,將之轉換成擁有優雅曲線的愛因斯坦環(Einstein ring)。 繼續閱讀..
科學家:人類檢測外星生命,可能陷入視盲「大猩猩效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2 日 16:57 |
|
當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有沒有可能其實找錯方向了?西班牙加的斯大學(Universidad de Cádiz)研究人員根據著名的大猩猩錯覺操縱實驗指出,人類可能正受限於對宇宙的見解而朝錯誤方向探索,以至於假若真的有外星人,我們也會忽視。 繼續閱讀..
木星北極驚撼紅外圖像曝光,NASA 首製成詳細視圖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2 日 11:55 |
|
地球的南北極被厚厚冰層覆蓋,但木星的南北極卻由超巨大氣旋盤據,最近木星探測器朱諾號(Juno)送回木星北極的驚人紅外圖像,只消一眼就能感受木星大氣的複雜性。 繼續閱讀..
比鄰星曾爆發高能耀斑事件,行星若有生命恐全數滅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1 日 17:49 |
|
一項新研究帶來噩耗,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曾於 2016 年被觀察到爆發強大耀斑,釋放了 316,227,766,000 焦耳的龐大能量,如果系外行星「比鄰星 b」曾是有希望找到外星生命的星球,這些生命也會在此次耀斑衝擊下魂飛魄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