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突破大腦植入技術,電子裝置可循環進入腦部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6 日 13: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Tag Archives: MIT
終結 AI「隨意編碼」!MIT 提出概念化架構,解決 LLM 破壞既有功能難題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4 日 8: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軟體、系統 |
MIT 顛覆金屬理論:原子結構加工後仍保持秩序,改寫材料設計思維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8 日 8:30 | 分類 半導體 , 尖端科技 , 材料 |
麻省理工學院(MIT)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研究團隊近期發現,常見金屬中的隱藏原子結構,即使經歷極端製造加工後,也能持續存在,並非傳統觀念中所認為會完全隨機化。這個突破挑戰了數十年來金屬合金在加工過程中化學元素迅速達到均勻混合的理論,揭示了一種全新的「非平衡態化學模式」。 繼續閱讀..
攻克基因編輯安全難題,MIT 革新技術讓 DNA 修復精準度大幅提升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0 日 9: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Google 結盟 Atlantic Quantum,瞄準量子電腦實用規模與硬體突破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7 日 11: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Google 量子人工智慧(Google Quantum AI)宣布麻省理工學院(MIT)創立的新創公司大西洋量子(Atlantic Quantum)正式加入其團隊。這一合作關係旨在加速超導量子位元硬體的擴展,推進大型錯誤修正量子電腦的研發。
MIT 打造 AI 實驗助手 CRESt,加速材料開發刷新科學發現效率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7 日 11: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材料 |
MIT 推出「混凝土電池」,僅 0.3 坪即可支撐家庭用電一日 |
| 作者 蘇 子芸|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3 日 15:4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宣布,成功將導電子碳混凝土(ec³, electron-conducting carbon concrete)的能量儲存密度提升近 10 倍。如今,只需 5 立方公尺的材料,約 0.3 坪空間,就能滿足一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 繼續閱讀..
MIT 成立 CHEFSI 中心,結合 AI 與超級電腦模擬極端物理環境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2 日 1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環境科學 |
MIT 找到新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海水淡化率更高、解決缺水危機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3 日 13:30 | 分類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從疫苗巨頭到 AI 先鋒!Moderna 揭未來工作新常態:AI 是同事,不是工具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6 日 13: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生物科技 |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正在重新定義其工作模式,預計到 2030 年,將有高達 45% 的工作將由 AI 完成。根據來自 DeepMind、Meta 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在達沃斯的 MIT AI 日上分享的預測,未來兩年內,95% 的高級認知任務將由 AI 更有效地執行。
MIT 開發視覺與 AI 系統,教軟體機器人自我認知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8 日 10:3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軟體、系統 |
破除 LLM 無法「從經驗學習」限制,MIT 開發持續學習的 SEAL 模型 |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為了解決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完全不具備「從經驗學習」能力,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設計出名為「自適應語言模型」(Self Adapting Language Models,SEAL),讓 LLM 根據有用新資訊自行調整參數,持續改進表現。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