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百日毀掉,日本企業大崩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5 月 14 日 0:00 | 分類 汽車科技 , 零組件 , 電腦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百年品牌百日毀掉,日本企業大崩壞


造假弊案、日圓升值和九州地震,日本企業今年天災人禍不斷,加上急升的匯率和大跌的日股,安倍晉三該如何突圍脫困?

東芝爆發會計弊案、高田「Takata」安全氣囊召修、三菱汽車油耗造假、夏普經營權易主……家喻戶曉的日本企業一家又一家出事,百年打造出來的品牌,不用百日就被毀掉。

最近的三菱汽車醜聞,公司承認 25 年前,即開始捏造油耗數據,自 1991 年起,他們即採用違反日本政府規定的方法進行油耗測試。三菱操縱輪胎阻力和空氣阻力的數值,刻意提高燃油效益,實際燃效可能比申報數值高出 5 至 10%。以三菱汽車的主力車款 eK Wagon 為例,市面上公開的汽車燃效為每升汽油 30.4 公里,實際上起碼有 1 成約 3 公里是浮報的。

這起事件爆發,是因為與三菱合作小型車的日產,在調查相關車型的油耗後,發現數值有誤。日產於是要求三菱汽車加以確認,三菱進行內部調查,才揭發違規情事。此次涉案的是「eK Wagon」和「eK SPACE」,以及供給日產的「DAYZ」和「DAYZ ROOX」4 個車型, 共計 62.5 萬輛車。

 

三菱、東芝弊案  牽連廣大

三菱汽車辯稱,作弊是為了獲得最高等級的國家環保車減稅優惠。據三菱汽車估算,eK Wagon 如果未獲免稅認定,而僅享受比免稅低一級的減稅的話,車主必須多繳大約 5,700 日圓稅金。目前,該款輕型車在三菱汽車約 10 萬輛的日本國內銷量佔了 6 成左右,正因為如此,此次虛報燃油效益的問題才更顯得嚴重。

2015 年爆發的東芝作帳弊案,同樣也是歷時多年,輕易地取代一一年底由高層主導的奧林巴斯公司(Olympus)長期財報舞弊案,成為日本史上最大會計醜聞。

調查報告指出,「包括高層在內,東芝整個組織參與其中。」東芝前後三任社長向屬下施壓,在會計帳冊動手腳。自 2008 年至 2014 年的 6 個年度,虛報利潤達到 1,562 億日圓。涉案的 3 名社長及 8 名董事,在 2015 年 7 月同一天辭職,如今面臨投資人與公司的連串官司。

東芝具有 140 年歷史,一直有很強的創新能力,是世界上最早開發筆記型電腦和 NAND 記憶卡的公司,不斷挑戰新技術。《日經新聞》一篇產業分析便酸了該公司,說東芝這起最嚴重的品牌形象受損事件,「只能說是東芝誤解了挑戰的真正含義」。

還有,1933 年創立的高田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公司,2013 年爆發致命瑕疵至今,案件仍如雪球般愈滾愈大。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最快將在 5 月決定擴大召修規模,召回的汽車數量預計將從目前大約 6,000 萬輛增至一億多輛。預計總費用將超過 1 兆日圓,高田的經營狀況不可避免將進一步惡化。

 

改造或易主  才能脫胎換骨

再大的醜聞,在新聞熱度消失後,會逐漸被人淡忘,但是問題不會就此消失,這些公司將承受多年衝擊,唯有脫胎換骨的改造,才能生存下去。

Sony 就是破落戶歷經十餘載,重振家道的例子。該公司目前公布上個會計年度(至今年 3 月底止)終於轉虧為盈,創造近 1,500 億日圓淨利,扭轉前年度淨損約 1,200 億日圓。Sony 近年連續出脫手機和個人電腦等賠錢事業,此後將倚賴 3 隻金雞母:PS 遊戲機、生產 iPhone 零件──影像感測器的特殊裝置部門,及音樂和電影事業。社長平井一夫表示,重整工作接近完成階段,上年度財報代表 Sony 邁向新的開始。

除了處分不賺錢的事業,另一種激進重整模式就是經營易主,像是夏普賣給鴻海,這是日本電機大廠首度完全被併入外資旗下,以現今嚴峻的經營環境來看,難保不會出現第二例。

過去 3 年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總是拿企業獲利強勁成長,做為安倍經濟學奏效的證明,今年就很難了。大和證券估計,日本大型公司稅前利潤在今年第二季將衰退 10%,成為安倍 2012 年底就職以來最差的季度。

最大原因是今年以來日圓對美元強勁升值 11.4%,嚴重衝擊日企獲利。反觀前 3 年,日圓對美元貶值合計近 40%,出口商得到莫大助益。受到企業獲利萎縮拖累,日經指數今年以來(至 4 月底)累計大跌 12.4%,是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最糟的。

日本企業龍頭豐田汽車以本年度(截至 2017 年 3 月底)1 美元平均兌 120 日圓估算,日圓匯率每變動 1 日圓,即對該公司年度營運利潤造成 400 億日圓的影響。

在弊案、日圓之外,日本企業又受到熊本地震的撼動。《日經新聞》在 4 月底進行調查指出,在熊本縣設有生產基地的製造業已有 8 成重啟生產,但尚未完全恢復。

豐田此次從海外採購短缺的零部件,將受影響的汽車生產控制在 8 萬輛。但這種數量已足以影響該公司今年能否維持全球汽車龍頭的地位。

2015 年度豐田集團全球銷售為連續第 3 年突破千萬輛大關,達 1,009.4 萬輛,超越德國福斯的 995.1 萬輛,成為全球第一。豐田曾因 2011 年東日本大震災和泰國洪水而出現全球銷量下滑,但影響僅局限於該年度。

另一方面,Sony 供數位相機使用的圖像感測器熊本廠,仍未恢復生產,主要客戶尼康(Nikon)表示,其生產與銷售不可避免受到影響。Sony 仍在評估地震影響,故延後發布本年度財測。

東芝與三菱汽車的造假弊案,反映出根深柢固的企業治理問題。財經雜誌《霸榮周刊亞洲》版總編輯皮塞克(William Pesek),即撰文強烈指責安倍缺乏改革魄力。安倍的第三支箭訴求結構改革,也呼籲企業配合。可是,日本企業高層大多當成馬耳東風,皮塞克認為,日本政府應該立法強制執行改革,安倍應該點名敷衍了事的企業。

 

企業治理  須立法強制改革

確實,德國政府對犯錯企業就毫不寬貸。福斯汽車爆發排氣造假醜聞,2015 年出現 22 年來首見年度淨損,股息大砍 97%,只剩 0.17 歐元,結果公司仍計劃發放 6,300 多萬歐元的獎金給 12 名現任與前任董事。

這件事引發德國民怨,要求董事放棄獎金,財政部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接受國內媒體訪問即怒斥,搞到這麼大一家公司都快倒了,福斯的董事會還好意思領紅利。反觀三菱汽車出包後,安倍政府沒有一名大臣出來說過一句重話。

東芝、三菱這些公司最終究竟會是老幹發新枝,抑或百年樹枯而不倒,當然有待時間驗證;但可以確定其歷程絕對不容易。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費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認為,日本經濟是繁榮與失敗的矛盾混合體,在很大程度上,日本的繁榮將使得其失敗難以解決。

他說,去過日本的人一眼即看得出當地的繁榮,去年人均所得達到 3.8 萬美元(台灣約 2.2 萬美元),失業率低至 3.3%。日本人口總數減少與勞動力萎縮是其最大長期挑戰,但是日本民眾仗恃現今的相對富裕,極力想要維持眼前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同質性,堅決抗拒接納更多外籍勞工及改變工作習慣以鼓勵已婚女性就業,這必然會阻撓日本經濟成長,也是日本企業必須應對的課題。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