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現在有許多車廠會在電動車或是混合油電車裝上太陽能板,善加利用道路頂上的日光,在車頂、引擎蓋與後車箱頂裝設太陽能板,除了開發出新款的電動車,也能提供不同於其他品牌的優勢。
像是特斯拉最新發表的電動卡車 Cybertruck,太陽能板其實也是選配項目之一。特斯拉全新皮卡除了有迷因般的外型,也擁有大面積的車頂,因此有網友在 Twitter 建議,特斯拉可以考慮在車頂裝設太陽能板,讓車主可以更有效率來利用太陽能替車輛充電。
隨後馬斯克也回推表示,Cybertruck 未來會提供太陽能板選配功能,從每天可以替 Cybertruck 額外提供 24 公里的續航里程;若採用摺疊式太陽能板,平均可增加 48 公里續航里程,最高更達 64 公里。
這應該是特斯拉首次公布將推出太陽能選配功能。遙想馬斯克曾在 2017 年曾因為裝設面積不大、車子大多都停在車庫,坦言在電動車上裝設太陽能板是種「幻想」,認為汽車是最不適合裝設太陽能板,不然原本馬斯克也想在 Model 3 車頂裝設。
不過或許是近年太陽能效率提升,又或是皮卡待在戶外的時間比一般轎車久得多,因此推出太陽能選配功能。
近年來也有許多車廠紛紛推出太陽能車頂,就以油電混合車來說,今年 7 月時,夏普、豐田以及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攜手合作,在豐田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Prius PHV 的車頂裝設 34% 超高效率太陽能板,推出全新規模的太陽能油電混合車,目前更已上路測試。
(Source:豐田)
原先 Prius PHV 就有搭配太陽能系統,只是之前的太陽能轉換效率僅 22%,最高容量為 180W,在日照充裕時只能增加 6.1 公里的行駛距離實在不太夠。
南韓現代汽車也在今年8月推出搭載太陽能板的 Sonata Hybrid,雖然現代汽車並沒有指出太陽能板的相關效率,但根據官網介紹,太陽能車頂每天能為 Sonata Hybrid 電池充入 30% 到 60% 電量,若每天平均日照 6 小時,理論上能帶來每年 1,300 公里的額外續航里程。
(Source:現代汽車)
而除了上述附有太陽能板選配功能的油電混合車,其實也有許多主攻太陽能電動車的廠商。
最為知名的可能是荷蘭新創公司 Lightyear 的太陽能電動車 Lightyear One,這輛太陽能電動車目前已開始接受預訂,其除了搭載續航力超越特斯拉的 725 公里電池,引擎蓋、從車頂到車尾的部分更覆蓋共約 5 平方公尺、轉換效率達 20% 的太陽能板,團隊聲稱,太陽能充電一小時可跑 12 公里。
就算太陽能可補充的電力不多,但電池實力也夠強,Lightyear 對太陽能電動車其他性能也頗有信心,表示 Lightyear One 能源消耗約 83 Wh/km,時速 0 到 100 公里加速 10 秒內就能搞定。
(Source:Lightyear)
義大利新創公司 Sono Motors 也是努力研發太陽能電動車的廠商之一, 2017 年推出太陽能電動車原型後,隔年開發名為 Sion 的太陽能電動車,Sion 可以說是 248 片太陽能電池裝好裝滿,整車 81 平方英尺的表面都是太陽能板──包括車門、車尾與引擎蓋,每次充電的行駛 250 公里,太陽能面板則能每天增加約 34 公里的電量。
(Source:Sono Motors)
不過對於電動車來說,裝設面積不大又考驗日照量的太陽能板只能達到輔助功用,沒辦法成為電動車電池的供電主力,因此就有廠商看好利基市場,發展城市、觀光用的太陽能電動車。
(Source:Squad Mobility)
對於某些陽光普照的國家來說,太陽就是發展永續能源的功臣,執行長 Robert Hoevers 表示,這台太陽能車在陽光豐沛的地區每年能提供 9,000 公里行駛距離,對於大多最長只開 30 公里(或是 1 小時)的觀光車來說,Squad 等於是零排放,且在利基市場中,許多車輛每年行駛距離不超過 6,000 公里。
太陽能板能裝設在各種汽車車型上面,Squad Mobility 則用太陽能電動車為城市與觀光帶來新的方案。
- 6 Companies That Are Leading the Way for Solar-Powered Cars
- Tesla’s Musk says solar panels on cars make little sense, but that’s not stopping Toyota, Hyundai
- Dutch Squad Mobility presents 2 person solar EV
- Tesla adds solar panels to Cybertruck for daily range boosts
(首圖來源: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