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 Mac 將轉向 ARM 架構,基本上已成定論,不僅如此,連公告時間都基本確定了:就是 6 月 22 日的 WWDC 大會,只剩十幾天了。
但要注意:宣布歸宣布,蘋果並不會立刻發表搭載 ARM 架構處理器的 Mac 裝置讓消費者購買──時間點應該在 2021 年。
畢竟對蘋果來說,Mac 轉向 ARM 架構,並沒有那麼容易。
Mac 轉向 ARM 架構意味什麼?
2005 年 6 月 6 日,蘋果官網宣布重磅消息:Mac 電腦將從 PowerPC 架構轉向英特爾的處理器架構。當時蘋果 CEO 賈伯斯(Steve Jobs)說:
我們朝 PowerPC 走十年了,我們認為英特爾的技術將輔助我們未來十年創造出最好的個人電腦。
賈伯斯對英特爾技術的預期是 10 年──但目前為止,基於英特爾的技術,蘋果已在 Mac 深耕了 15 年。
其實,蘋果電腦發展歷程,Mac 有過 3 次處理器核心架構調整:
- 第一次,1984 年從 MOS 8 位 6502 處理器家族,轉向摩托羅拉 68K 架構。
- 第二次,1994 年從摩托羅拉 68K 系列架構,轉向 PowerPC 架構。
- 第三次,2005 年從 PowerPC 架構,轉向英特爾處理器架構。
可見對蘋果來說,電腦處理器架構調整還是較頻繁。但這次不同在於,蘋果第一次在 Mac 採用自家設計的處理器。
當然 Mac 轉向 ARM 架構有個大前提:
推出 iPhone 產品線後,蘋果在基於 ARM 架構的 A 系列晶片有大量技術積累,並產生一系列產品。
到目前為止,最新 iPhone 內建的 A13 Bionic 晶片堪稱是業界效能最強的 ARM 架構晶片,同時在 iPad 平板電腦產品線,蘋果也對 A 系列處理器有一連串自訂探索,如 A9X、A12Z Bionic 等。
從近兩年來看,A 系列效能已能比肩 Mac。
Bloomberg 記者 Mark Gurman 報導,Mac 擁抱 ARM 方面,蘋果 2018 年就開發出基於 A12X Bionic 處理器的 Mac 用晶片,並進行內部測試,效果很不錯。
Mark Gurman 是長期關注蘋果的資深觀察者和報導者,他在蘋果內部有不少人脈,從他筆下出來的消息大致可看做準官方消息了。
目前 Mac 轉投 ARM 架構的最新消息,依舊來自 Mark Gurman。
6 月 9 日的報導他稱,6 月 22 日舉行的 WWDC 2020,蘋果將正式宣布 Mac 擁抱 ARM 架構,代號為 Kalamata──很快地幾乎所有重要美國科技媒體都跟進並報導此消息。
所以,WWDC 2020 發表應非常確定了,除非蘋果故意打 Mark Gurman 的臉,但實在沒必要。
變更 Mac 架構並不容易
蘋果要在 WWDC 2020 宣布 Mac 擁抱 ARM 架構,但也僅是官方宣布,蘋果並不會立刻發表搭載 ARM 架構處理器的 Mac 裝置。
據 Mark Gurman 報導,蘋果最早計劃明年才推出搭載自研處理器的 Mac 裝置,比正式宣布的時間要晚一年。問題來了:
從宣布到推出,為什麼要晚一年?
這個問題,我們要回到 2005 年找答案。
2005 年,也是當年 WWDC,賈伯斯宣布:蘋果將從 PowerPC 架構轉向英特爾。除了賈伯斯,英特爾當時 CEO 歐德寧(Paul Otellini)也為 Mac 轉型站台。
WWDC 2005 蘋果並沒有推出基於英特爾架構的消費者產品,而是發表針對開發者的 Developer Transiton Kit 系統,其實就是內建英特爾處理器和 Power Mac G5 外殼的開發原型機,售價 999 美元。
顯然這就是蘋果提供給開發者的裝置,目的是讓開發者從 PowerPC 轉向英特爾 X86,因此軟體也搭載配合英特爾 X86 架構的新系統 Mac OS X Tiger。
一開始蘋果允許開發者軟體同時相容 PowerPC Mac 和基於英特爾的 Mac。
後來到 2006 年,蘋果發表基於英特爾處理器的 iMac 裝置,開發者可用 999 美元的 Developer Transiton Kit 直接換一台──可見蘋果為了拉攏開發者非常用心。
Mac 的架構轉型,是涉及整個 Mac 軟硬體生態變化的難事。
除了要拉攏大量開發者從 PowerPC 轉向 X86,賈伯斯還找來微軟和 Adobe 支援。當然,蘋果也需要英特爾軟體支援──當時英特爾為蘋果客製大量專屬自訂軟體工具,如:
- Intel C/C++ Compiler for Apple
- Intel Fortran Compiler for Apple
- Intel Math Kernel Libraries for Apple
- Intel Integrated Performance Primitives for Apple
當然,更不必說蘋果自己為 Mac 處理器架構調整轉型所做的大量軟硬體工作了。
基於英特爾處理器的 Mac 用戶,別慌別害怕
蘋果打算把 Mac 架構從現有英特爾轉向 ARM,某種意義上,對現有基於英特爾處理器 Mac 用戶來說,似乎是拋棄,但其實不必擔心,因為 Mac 要處理器架構轉型,需要很長時間。
讓我們再次回顧蘋果 2005 年的轉型──Mac 從 PowerPC 徹底轉向英特爾,前後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硬體層面,在賈伯斯親自管理和帶領推動之下,蘋果當時更新進度還滿快的。
2005 年 6 月 6 日宣布後 7 個月,也就是 2006 年 1 月 10 日,賈伯斯宣布第一批採用英特爾處理器的 Mac 裝置,分別是 15 吋 MacBook Pro 和 iMac Core Duo。
接下來半年多,蘋果頻繁更新 Mac 產品線,都是處理器架構從 PowerPC 改為英特爾。
到 2006 年 8 月 7 月的 WWDC 2006,蘋果宣布基於英特爾 Xeon 5100 系列的 Mac Pro 和 Xserve,取代當時 Power Mac G5 和 Xserve G5。
▲ 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 Mac Pro。
蘋果 Mac 裝置產品線都換成英特爾處理器,前後花了一年。
但軟體層面,蘋果並沒有非常急──2007 年 10 月 26 日發表的 Mac OS X 10.5 版本,蘋果依然支援 PowerPC 架構,但宣稱這是最後一個支援 PowerPC 的版本。
2009 年 8 月 28 日,蘋果 Mac OS X 10.6 開始獨家在英特爾處理器執行,基於 PowerPC 的硬體無法更新,但軟體相容(透過 Rosetta 模擬器);2011 年 7 月 20 日,Mac OS X 10.7 正式終止基於 PowerPC 軟體的官方支援。
前前後後,蘋果花了 6 年才徹底從 PowerPC 轉移到英特爾。
可以發現,蘋果即使調整 Mac 的處理器架構,也不會在這種要命問題不管老果粉,會給現在 Mac 用戶夠多時間搬家。
或者硬體根本無需搬家──正如 Windows 10 呈現結果那樣,透過軟體模擬器,macOS 也可能在英特爾處理器架構和 ARM 架構上同時執行。
再或者,根據知名蘋果部落客 John Gruber 在部落格 Daring Fireball 發表的觀點,可能到時候大多數用戶都無法分辨基於英特爾或 ARM 的 CPU 有什麼差別。
John Gruber 說,其實這次可能跟 2005 年有些類似:這次過渡期對蘋果來說頗為艱難,對 Mac 用戶來說卻不會。
- Apple to Use Intel Microprocessors Beginning in 2006
- Bombs Away
- On Apple Announcing the ARM Mac Transition at WWDC This Month
- Apple Plans to Announce Move to Its Own Mac Chips at WW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