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才時代,台積電建議提供租稅誘因引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2 日 12:10 | 分類 人力資源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全球競才時代,台積電建議提供租稅誘因引才


4 年一次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12 月 21 日登場,產業關注如何吸引國際化人才。台積電建議,提供稅務誘因、把基礎建設做好,對於吸引國際人才都至關重要。

第 11 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12 月 21 日起連 3 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21日上午首場會議主題為人才與價值創造。

Appier 董事簡立峰擔任引言人表示,台灣每年只有 16 萬新生兒,跟自己出生當年相比僅三分之一,台灣半導體、新創產業要靠 16 萬個小孩維持領先,是非常具挑戰的任務。

不過,簡立峰以芬蘭為例,雖然芬蘭全國人口僅 550 萬人,一年 4.5 萬新生兒,但如果台灣讓每個小孩都有差異化,同樣有機會在全球脫穎而出;他也認為,在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成為趨勢,台灣企業要透過遠距技術與數位能力,讓國際人才也能為台灣所用。

台積電歐亞業務及技術研究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在座談分享時表示,一年靠 16 萬人支撐產業絕對不夠,如何引入國際人才十分重要;像是法規、稅務提供人才誘因,例如歐盟可能對人才引入的前 5 年、前 7 年提供租稅誘因,其次,也要建構有利於外國人的生活環境。

侯永清表示,未來能真正引進到台灣的外國人才,可能仍是國際人才的一小部分,更要思考就算不能實際來台灣,該如何運用這些國際人才。

侯永清以建設連接全球的快速網路為例,大企業可以自建,但中小企業若無法做到,未來在傳輸、運用大數據資料上就可能出現問題;建議政府未必需要獨立興建快速網路,也可跟國際大廠合作。另外,未來如果要運用國際人才,在法規、資安能力面向也要走在前頭。

台大校長管中閔表示,如果希望一刀切的制度,想培養出多元、異質性人才,只是緣木求魚;育才、競才的挑戰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共通點在於制度、法規缺乏彈性,必須認真大幅度檢討與鬆綁。

(作者:蘇思云;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