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半導體終執牛耳,後有追兵下如何穩居第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6 日 15:03 | 分類 晶圓 , 晶片 , 科技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半導體終執牛耳,後有追兵下如何穩居第一?


今年爆發國際車用晶片荒,各國紛紛向台灣求援,也因為各經濟體體認到半導體在未來科技應用具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紛紛重啟產能,儘管台積電在台建構的半導體生態系,全球影響力已經甚巨,但中長期而言,面對未來製程所需的技術難度、複雜性日益提高,以及各經濟體間的合作、競合,台灣半導體要怎麼走才能左右逢源、常保領先優勢?

台半導體站上供應鏈制高點  全球晶圓代工趨勢難改變

台灣半導體晶圓代工模式揚名全球,影響力持續擴大,今年初國際間爆發車用晶片供不應求,美、歐、日等經濟體罕見地向台灣政府請求支援,凸顯台灣晶圓代工已居於產業生態鏈制高點的戰略地位。事實上,自美中大打貿易戰、科技戰後,全球深知分散風險的重要,供應鏈在地化趨勢明顯,加上新興科技對半導體需求日益加劇,各經濟體也開始發展自有半導體,想要重拾話語權。

集邦科技分析師喬安指出,半導體屬於資本密集產業,建立工廠產線需要極龐大的資本支出、高度專業技術的人力資源以及製程技術關鍵知識,這些都是晶圓代工與無晶圓廠(fabless)/輕晶圓廠(fab-lite)合作模式逐年興起的原因之一,更遑論當製程進入 EUV 世代,現階段相關設備掌握在單一大廠手裡,是極其稀缺的資源,價格相對高,所需的資本支出呈倍數增長,因此,半導體產業產品委由代工生產的趨勢恐怕難以改變。

基於成本、技術考量,這些經濟體在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路上,勢必得要結盟、合作。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總監楊瑞臨說:「現在全世界已經很清楚,歐洲不用再想了、日本也不用再想了,檯面上看起來就是台灣跟南韓,南韓追得都很辛苦、美國也很辛苦,日本、歐洲已經不用想了,先進製造工藝他們就一定要尋求合作,不管是找台灣或者可能找南韓,中國也不用想。」

要保優勢需拉高國際合作層級、汲取全球前瞻技術及人才

台灣半導體憑著先進製程發揮磁吸效應,引來各國相關大廠來台投資,形成完整的台灣半導體生態系,而隨著半導體不斷發展,產業材料、技術持續進化,分工也越來越複雜,背後涉及的領域日漸擴大,為確保台灣半導體在中長期發展穩居領先,至少要從幾個面向著手。

首先,是趁著台灣以防疫武漢肺炎(COVID-19)好成績,國際能見度大增,且國際鬧車用晶片荒,台灣政府及半導體業者積極協助,聲浪水漲船高之際,政府應把握機會,拉高與其他國家合作的層級,甚至從民間合作拉高至政府之間的合作,達到雙方產業互補、共榮共利,像是近期的台美供應鏈合作前景首場線上座談會,就聚焦半導體,不但大談相互依賴,美方產業甚至建議要加強雙方合作。經濟部長王美花說:「產業界都有提到一些政策還有一些建議,政策方面就台美之間這樣的合作,都有提到應該增加更多的R&D(研發)投入、人才的培訓,特別是他們希望台美之間的人才交流。」

其次,因應前瞻製程開發的技術及人才需求,政府及產業要以台灣為基地,設法到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布局,將半導體設備、材料所需的光機電及化學、基礎科學等領域連結,汲取前瞻科研技術及人才,並帶回台灣導入產線,化為實際產品。

把握台積電創造的需求動能  培養護國群山

台積電已然成為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接下來則要設法,藉由台積電帶起的龐大需求,發揮母雞帶小雞價值,將其他產業如傳產、中小企業等轉型升級,並引導進入半導體生態系,讓台灣從只有一座護國神山,壯大至「護國群山」。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說:「當然政府要有一些獎勵,因為台積電現在都用的很多高階的是用美國應材什麼這些設備,我們台灣可能也沒辦法供應,但是如果二線的材料、設備,我覺得台灣可以盡量鏈結,特別是政府應該有一些獎勵政策,讓台積電、聯電可以來採用這些東西。」

台灣半導體經過數十載努力, 如今已在全球執牛耳,面對下世代乃至更前瞻世代的製程發展,以及各經濟體競合之下,政府、民間需齊心合作,擘劃好策略藍圖穩健落實,才能讓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找到對的位置,常保優勢。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