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白宮邀集全球汽車製造商與科技大廠舉行線上會議,商討針對全球性晶片供不應求提出解決方法之際,外媒引用統計數據,要解決晶片荒,最嚴重的就是技術成熟工人不足,企業即便想擴產也有心無力。
持續觀察科技供應鏈的市場研究單位 IPC 統計數據指出,有 80% 相關科技企業要找到合乎需求的工人相當困難,對即將面臨年底購物季的許多企業來說,持續晶片短缺問題帶來相當大壓力。
報告強調,全球晶片荒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壓力。晶片製造商、電子組裝廠、其他相關供應商來說,不但過去一年找到合格工人的成本持續成長,且預計持續到 2022 年。調查的數百家企業,北美廠商約三分之二有這情況,歐洲廠商也差不多。亞洲因較低工資與較寬鬆的勞動法規,所以約三分之一廠商有徵才困難。
企業要解決工人不足並不容易,除了積極訓練新人,還需提供更優渥的薪資,才能吸引工人來工作。不過因疫情大流行,工人移動意願降低,尤其疫情相對嚴重的亞洲來說,企業要引進更多工人或人才困難許多。
即便企業有意引進更多工人,但節節上升的原物料成本侵蝕獲利,企業引進工人的能力也被侵蝕。報告點出,過去一年全球稀土價格暴漲,衝擊企業獲利,還使大量採用稀土的電子產品面臨漲價壓力。受影響的電子產品可能 2022 年就得漲價。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