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總監察長砲轟 SLS 開發效率不彰,總成本恐飆升至 930 億美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02 日 13:2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NASA 總監察長砲轟 SLS 開發效率不彰,總成本恐飆升至 930 億美元


自 2009 年被任命以來,NASA 總監察長辦公室(OIG)總監察長 Paul Martin 一直在追蹤太空發射系統 SLS 火箭與獵戶座飛船的發展。儘管已發表過無數獨立監察報告,但這次 Paul Martin 終忍無可忍砲火全開,簡明扼要點出 NASA 在這套系統浪費過多資源,且火箭開發主要承包商波音的表現「非常差」。

NASA 想重返月球,但回去月球的代價卻較 10 年前預測值膨脹了數倍。

Paul Martin 在一場眾議院太空與航空小組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在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下每發射一次月球任務,光是用於火箭、獵戶座飛船(Orion)和地面系統的成本就高達 41 億美元:22 億美元建造單顆 SLS 火箭、5.68 億美元用於建置地面系統、10 億美元用於獵戶座飛船、另 3 億美元用於獵戶座飛船服務艙。

驚人之處在於,這些成本並未包含自 2005 年以來已投入開發 SLS 火箭、獵戶座飛船的數百億美元,若要在阿提米絲計畫超過 10 次的飛行任務中分攤成本,則這個數字會直接翻倍。然而 5 年前,NASA 曾說希望阿提米絲計畫單次飛行任務成本壓低至 20 億美元,很顯然成本支出遠遠超出預期。

Paul Martin 表示,NASA 不能以這種代價靠 SLS 火箭與獵戶座飛船進行有意義的探索。

此外,Paul Martin 直指 NASA 還隱瞞阿提米絲計畫的支出,從 2012 年到 2025 年,NASA 應該在該計畫花費高達 930 億美元。

▲ 獵戶座飛船主要承包商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Source:NASA

「造成 NASA 不斷增加成本的部分原因出自承包商的效率,比如負責開發 SLS 火箭的波音」,Paul Martin 毫不掩飾地指出波音表現非常差,規劃不善、執行不力,但 NASA 不斷使用「成本加成契約」以確保系統 SLS-Orion 系統開發,這對承包商有利,對 NASA 卻不利。

但據《Ars Technica》報導說法,事實上,每當 NASA 試圖擺脫成本加成契約、改透過採用固定價格合約等更商業的方法時,國會主要議員們都對 NASA 抱持批評態度。

波音事後也在《CNBC》一份聲明中回應了 Paul Martin 的批評,稱阿提米絲計畫已經比阿波羅計畫更具成本效益,若考慮通貨膨脹,則 NASA 開發 SLS 的成本僅當初農神 5 號運載火箭的四分之一。

由於 SLS 火箭在開發測試過程不斷出現問題,NASA 去年將載人登月計畫推遲至 2025 年,然而除了 SLS 火箭與獵戶座飛船,太空服與載人著陸系統(HLS)開發進度也尚未明朗, Paul Martin 認為可能會再推遲到 2026 年。

10 年前,任誰也沒想到 SpaceX 如今能將火箭發射成本壓至驚人的低價,但隨著 NASA 與承包商簽署越來越多協議,放棄 SLS 火箭和獵戶座飛船大概也為時已晚,無法退出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開發。

(首圖來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