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和蘋果如何掀起處理器的能源效率風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05 日 7:30 | 分類 GPU , 半導體 , 處理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AMD 和蘋果如何掀起處理器的能源效率風潮?


以往當有新個人電腦處理器(CPU)上市,大家總會特別注意效能,與上一代處理器相比效能增加多少、執行軟體時間縮短多少。然而自從 AMD 2019 年發表 Zen 2 架構處理器,以及蘋果 2020 年發表 ARM 架構的 M1 處理器後,大家目光似乎漸漸從處理器「效能」轉到「效率」,越來越多人拿放大鏡檢視處理器效率,這是為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了解處理器「效率」的定義。處理器效率可用Performance Per Watt(每瓦電力可以產生的效能)衡量,每瓦產生的效能越多就代表處理器效率越好。AMD 2019年Zen 2處理器就比同期英特爾Coffee Lake效率更好。但因AMD先發表桌上型處理器,桌上型電腦都是插電用,效率並非關鍵,所以關注的人不多。

(Source:AMD,下同)

然而AMD隔年3月發表Zen 2筆電處理器後,情況稍稍有了變化。筆電是行動性產品,處理器效率越好代表電池續航力會更長,可攜性會更好。所以當時第一批搭載Zen 2處理器的筆電以優異電池續航力引起不少討論。但因筆電處理器市場幾乎還是由英特爾壟斷,採用AMD處理器的筆電不多,儘管效率討論有些火花,但還不足以燎原。

真正掀起處理器效率浪潮的,是AMD 2020年底發表的Zen 3架構處理器,以及同時期蘋果M1處理器。Zen 3處理器當時不管效能或效率都以壓倒性表現贏過同期英特爾Comet Lake,甚至更新Rocket Lake。雖然隔年1月英特爾推出全新製程Tiger Lake,效能略勝Zen 3,但效率Zen 3還是技高一籌,且有越來越多筆電採用AMD處理器,「效率」一詞開始出現在處理器或筆電相關報導。

同時發表的M1則讓效率風潮變成燎原大火。M1除了是蘋果第一顆自研個人電腦處理器,驚人的效率及搭載M1處理器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的超長電池續航力,成為當時無數科技媒體及果粉津津樂道的話題。2021年底蘋果發表搭載M1 Pro和M1 Max處理器的MacBook Pro 14和16,效能和頂級英特爾處理器筆電不相上下,但耗電量卻僅英特爾筆電六成。

「效率」至此和「效能」一樣成為衡量處理器優劣的關鍵。

隔年初消費性電子展CES, AMD延續處理器效率熱潮,再推出主打高效率的Zen 3+筆電處理器。3月則是蘋果接棒推出M1家族最強處理器M1 Ultra。雖然M1 Ultra是設計給桌上型Mac Studio用,但蘋果發表會仍大力強調效率遠勝最強英特爾桌上型處理器Alder Lake及NVIDIA RTX 30系列顯示晶片。顯然效率壓過效能,成為處理器的最關鍵表現。

(Source:Apple)

總而言之,AMD和蘋果持續憑著類似商業模式(自行設計處理器並委由台積電代工製造)推出具高效率的處理器,預料會持續推動處理器效率風潮。另外行動應用崛起,越來越多消費者希望更長效、持續使用行動裝置如筆電或手機,不用一直找插座充電,高效率處理器恰好滿足消費者需求。不僅如此,高效率處理器發熱量較低,也提供更佳產品體驗。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讓消費者更願意關注處理器甚至其他零組件效率,讓整個處理器市場往高效之路邁進。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