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大裁員,馬斯克最重視的新員工柯博文要上場救援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08 日 8:45 | 分類 交通運輸 , 機器人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特斯拉大裁員,馬斯克最重視的新員工柯博文要上場救援了


在雙足直立行走機器人界,亞馬遜 Digit 和特斯拉 Optimus 即將正面對決。今年美國通貨膨脹,美聯儲升息力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測「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經濟衰退通常會刺激自動化投資,麥肯錫項調查,近七成公司加速自動化和人工智慧上線。

貝佐斯和馬斯克總是走在前方。

強強對決

兩大機器人「誕生」要從去年說起。機器人製造商 Agility Robotics 雙足機器人 Digit 首輪融資 2 千萬美元,福特汽車測試過。Digit 主要用於物流,有兩隻手兩條腿,走路爬樓梯都沒問題,頭部有光達,很容易組裝。它能搬運包裹,卸載拖車,還能前後左右走,上下坡,穿越不規則地形,原地轉身或蹲下走。

去年 Digit 單價 25 萬美元,福特訂了三台。雖多年堅持「我全都要」原則,但因買過波士頓動力的四足機器狗 Spot,單價 7.45 萬美元。據說 Spot 沒事就在福特工廠閒晃。

亞馬遜很早就有倉庫機器「人」,但不是雙足直立行走型。Proteus 類似真空吸塵器,Cardinal 只是機械手臂。最近亞馬遜宣布投資供應鏈、物流領域 10 億美元,Agility 之名就在名單上,且後者已在春天拿到第二輪融資 1.5 億美元。

馬斯克去年宣布特斯拉機器人今年會面世,那時還不叫 Optimus。這名字取得不錯,汽車+人,不就是《變形金剛》的博派領袖柯博文(Optimus Prime)嗎!

「特斯拉是最大的機器人公司」,馬斯克說,「因為我們的汽車就是有輪子的半機器人」 ,只要將汽車自動駕駛功能和神經網路學習能力放大,就能做成人形機器人。Optimus 身高 5 呎 8 吋,重 125 磅,能載重 45 磅,拉力 150 磅,時速 5 英里。他保證人類絕對可以完全控制 Optimus──如果有必要。

Optimus 原型可能於 9 月 30 日公布,2023 年投產。

各有分工

亞馬遜投資 Agility 是因迫切自動化需求。新冠疫情、工資上漲造成工作力短缺,倉庫工人、物流工人工傷,供應鏈延遲等問題都需要機器人解決。Agility CTO 兼創辦人 Jonathan Hurst 表示,機器人有更高靈活性,可讓人類專心做需要創造力和判斷力的工作。和之前只能完成單項任務機器人相比,Digit 有更高通用性。Agility 還承諾 Digit 很快就有「最後一哩」能力,似乎暗示機器人快來敲門送貨到家了。

4 月亞馬遜第一個倉庫工會為工人爭取不少權益,貝佐斯喜歡沒有思考能力的機器人也很「順理成章」──它們不像人類,會要求最低限度尊重及生存保障。同樣,最近放話叫員工回辦公室上班、別在家「閒著」的馬斯克,當然也是不放過任何「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機會的資本家。

雖然特斯拉 Optimus 只公布一些硬體數據,沒有說明詳細用途,但想來也是「打工仔」的命。不過不是做粗活,而是做服務業──不僅能去餐廳或商店工作,還能陪人唱歌跳舞聊天,或當保姆。

另外值得關注的雙足直立人形機器人還有兩款。

英國機器人公司 Engineered Arts 的 Ameca 最近也受大量關注,是完全「類人」機器人,有栩栩如生的面孔,能做細微表情,目的是與人互動交流。公司正在加速生產 50 萬台「娛樂型」類人機器人。

波士頓動力也還在開發高 5 呎、190 磅的雙足類人機器人 Atlas,專為搜索和救援設計,流暢後空翻和跑酷都令人印象深刻。

新勞資關係

針對消費端的服務型機器人討論很多,人們常從道德倫理角度衡量機器人行為。但生產端的工業機器人討論就很少。這類機器人不是「人型」,多是自動化流水線,一旦有「人型」就常轉到道德倫理爭議。Digit 這樣看來很獨特,因既 to B 又 to C,既在流水線工作,又可直接面對消費者。

調查網站 Reveal 曾調查亞馬遜工作條件,索賠率高於美國物流業其他從業者。亞馬遜「工傷」增加一是疫情期銷售額大幅增長,需求提高,亞馬遜卻未擴徵員工,而是採更多輪班應付,導致倉儲員工工傷大增;二是高度自動化倉庫,工作節奏由機器節奏決定,員工疲於奔命,也引發大量工傷事故。

越是自動化的倉庫,員工索賠率越高。例如某倉庫人類員工 1 小時目標是揀貨 100 個,機器揀貨目標是 400 個。員工要和機器配合,機器揀貨 400 個,人類就得配合也揀 400 個。由於機器加入,員工不得不完成比承受度高 3 倍的工作量。

大公司將生產機器或機器人視為最佳生產力,或生產力替代方案,員工就必須適應機器節奏才能完成生產。這種安排不僅損害勞工利益,也對社會和經濟結構造成影響,畢竟機器人不會消費。

消費者層面,機器人做服務業還不多,雖然有些餐廳有轉來轉去的送餐小車車,但大家都把它們當成有托盤的掃地機器人。然而 Digit 敲門的時代總會到來,那時我們可能還會問:「你是人還是演算法?」也許 Digit 會冷冷回答:「我本來就是演算法。」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Agility Robo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