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片戰加劇,RISC-V 成解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5 日 10:1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美晶片戰加劇,RISC-V 成解藥?


美國近期不斷加強對中國的科技封鎖,針對先進製程使用的 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實施出口管制,阻止中國發展 3 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技術,以及封鎖 Nvidia 跟 AMD 兩家大廠的先進晶片出口,這些措施對台灣晶片設計業者是利還是弊?

儘管Nvidia獲得延緩期,出口將寬限到2023年為止,但後續如何發展與演變都很難說,也是業者緊盯的風向球。但無論如何發展,都將強化中國半導體自主化態度與需求,而RISC-V架構又再次被強調與討論。

由於RISC-V更具彈性與自主性的特點,且能夠加入更多客製化的成分,重要的是,RISC-V會員數眾多,供應商也不少,因此客戶能夠減少對單一廠商的依賴度,風險較為分散,更能降低對Arm的依賴度。

事實上,2019年華為禁令之時,RISC-V就被市場看好成為解藥之一,當時上海更祭出補貼政策,力推RISC-V架構、自主CPU的浪潮。目前RISC-V幾大供應商包含台廠晶心科之外,美國SiFive、中國平頭哥都是要角。

對於IC設計業者來說,業者坦言,無論是Arm、RISC-V架構的產品,軟體和硬體之間的配合都是考量重點,像是容易開發設計、無縫接軌的使用等特色,過去在Arm架構上已經有許多產品之時,要推出RISC-V架構產品就需要更強調相容性的特色,讓平台轉換能更快、效果更好。

業內多表示,看好RISC-V生態圈處於高度成長的階段,另外一方面,全部將資源壓在Arm的風險確實存在,特別是在中美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時候,即若能提供更多產品線讓客戶做選擇是更好的。

晶心科總經理蘇泓萌表示,晶心科持續優化自家產品,在不同領域布局,擴大市占率表現,在車用產品方面也通過認證,提供客戶完整、易使用的解決方案,希望每年都能推出新產品給客戶,至於其他的政治或者地緣關係將遵從政府規定,目前客戶基本上都是在商用等領域,受影響程度不大。

晶心科積極全面布建全產品線,提供客戶更多完整的解決方案,RISC-V常常與Arm的價格、效能直接比拚,蘇泓萌表示,對於客戶來說彈性設計、客製化程度,甚至是服務等都是是否採用的重要關鍵。

某業內高層也表示,RISC-V由於擁有開源特性,因此當中國要在美國諸多禁令當中狹縫求生,看起來RISC-V利大於弊,不過仍需要低調以對。

然而,也有業者謹慎以對並提醒,若美國的禁令再擴大,像是EDA目前禁止3奈米以下工具出口再向更低階製程延伸,或是擴大到其他領域當中,就可能使中國客戶開案進度受到影響,也會間接影響到IP的授權。

就晶心科營運來看,由於RISC-V進入量產大致都需要3~4年的萌芽期,從2021年就已經看到明顯的發酵貢獻;其2021年每股盈餘3.59元,寫下歷史新高,而2022年來看,市場預估,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獲利表現有望挑戰歷史高。

晶心科董事長林志明表示,公司下半年有許多大的新案子持續進行,包含資料中心等,高階產品應用也持續拓展像是儲存、網通等,不受到大環境雜音影響需求,且相信未來幾年公司仍將持續維持高度成長。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Derrick Coetzee (User:Dcoetzee),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