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電網壓力源與行動電源,未來如何因應電動車趨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8 日 9: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身兼電網壓力源與行動電源,未來如何因應電動車趨勢


淨零碳排運具電氣化趨勢下,隨著電動車愈來愈普及,充電需求也會水漲船高,屆時會有大量充電需求,相當考驗台灣的電網韌性,那麼台灣目前的基礎設施、法規、電網準備好了嗎?


根據交通部統計,2030 年台灣電動小客車數量累計將達 51.9 萬輛,依照工研院的電力使用預估,電動車主每月平均跑 1,158 公里,若以一度電 6 公里等於一整年電動車充電需使用約 12 億度電力,顯然將來電動車的充電需求將會對電網帶來不小的壓力。

為了要擬定出最適合台灣的電動車規範,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認為,每一位車主的電動車使用行為都相當重要,可以藉由開車習慣引導出充電習慣,便能進行全盤的充電、電網設備規劃,終究無法照搬國外經驗。

同時電動車增加對電網是挑戰也是機會,劉文雄表示,電動車對於電網來說也是行動電源,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若能發揮電動車輔助功能(V2G)應用,將有助電網穩定。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也表示,將來再生能源量體大,2050 年再生能源占比盼提高到 60~70%,為穩定供電,也對電動車寄予厚望,先前也針對電動機車進行 V2G 測試,並已建立電動車充電設施專用電價,基本電費大減八成,同時拉大尖離峰用電價差達每度 6 元以上,引導鼓勵用戶於離峰時間充電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總監陳培琳表示,工研院也透過調查 200 多位電動車車主使用行為,根據調查,由於中南部透天住宅居多,超過五成車主裝設家用充電樁,北部透天住宅比例較少,固有近四成車主只能依賴公共充電服務。目前台灣電動車市場約八成五市占率為單一國際級電動車廠,若未來要走向車輛全面電動化,勢必要有更多電動車品牌與車款供民眾挑選,並建立能通用於各家車款的公共充電服務。

調查也顯示未來應朝需求面「智慧友善」跟供應面「彈性綠色」兩大方向,提供更多的充電站、資源整合更完善,避免「為找充電站需下載 5 個 App」的窘境,同時充電站也需要引入電池安全狀態偵測等,讓車主安心;供應面則是讓電動車車主們可加入電力交易系統的輔助市場,車主有合理報酬、也可達到穩定電網功用。

針對電動車憂心加入電網輔助是否會影響電動車電池壽命,前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執行總監暨波多黎各魯瑪能源(Luma Energy)副總邱維倫則表示,深度充放電才會影響壽命,但 V2G 等應用都是短期,對電池壽命影響不大,而電動車對電網穩定也有許多益處,他舉例,9 月時美國南加州面對缺電問題時,電力公司也呼籲電動車車主們在離峰時間充電,最後成功為加州相當於增加一座發電機組。

那麼台灣距離電動車智慧充電還有多遠?劉文雄指出,如何延長電池壽命屬於技術問題,但 V2G 主要挑戰不在於技術而是法規跟民眾想法,目前政府也相當重視建築物充放電安全法規,這是優先要處理的事情,以及消防隊處理電池風險的 SOP,將來工研院也會持續推動。

成大電機系教授楊宏澤表示,電動車就是移動的儲能,成大跟台電也有研究電動車如何透過充放電來輔助電網,讓電動車也能實際的參與即時備轉,有助整體電網安全調控跟本身負載,民眾也可以藉由參與服務獲得回饋。民眾若擔心隱私或是電流、金流調控不明,楊宏澤也有舉例國外藉由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提供快速安全的電動車、電網調控。

但若契約容量會因為饋線不足無法拖善利用電力,楊宏澤也建議實施饋線負載預測,電動車可以參與區域的輔助服務,這條饋線若有壅塞情形,以虛擬電廠的形式,以通訊數位化的方式管理及服務 EVES。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