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 17 年拍攝,台灣特有種山椒魚爬上大銀幕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20 日 0:00 | 分類 生態保育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耗時 17 年拍攝,台灣特有種山椒魚爬上大銀幕


曾歷時 11 年拍攝台灣黑熊紀錄片《黑熊來了》的導演麥覺明,今年 2 月10 日又將繳出的山林鉅作《山椒魚來了》,拍攝時間點更長,前後耗費 17 年,用文字和影像記錄研究人員不畏風雨上山下水,甚至為此犧牲生命,只為一窺藏在石縫中的台灣特有種──山椒魚生態的過程,希望透過大銀幕讓更多人理解,感動更多人愛護台灣山林美景與豐富物種。

提到山椒魚,導演麥覺明笑說,走在街上問10個人,應該絕大多數都沒聽過或是以為牠是某種魚類,事實上,山椒魚是兩棲類動物,分布在寒帶,台灣則是全世界山椒魚在北半球分布的最南界,上億年前就存在,經過數千年隔離演化才變成台灣特有種,稱得上是活化石,更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麥覺明說,2006年,他就已經跟著學者賴俊祥爬上高山,用影像記錄台灣特有種山椒魚的生態與棲地,包括5種台灣特有種山椒魚模樣都捕捉到,重點分布區域的棲息地也都記錄下來,就連山椒魚卵串的模樣與孵化過程,也收錄在影片都中,相當珍貴。影片同時觸及極端氣候、人類破壞棲息地等議題,提醒大家重視自然環境與物種保育重要性。

麥覺明笑說,稀有又難拍到的,對影像工作者來說都極具吸引力,尤其小小一隻山椒魚常常躲在石頭下土壤裡或是河流溪邊,有時候跟著研究團隊上山兩、三天,只拍到1、2隻,是常有的事。

儘管介紹台灣特有種山椒魚,但麥覺明不希望只是單單一個科普影片,關於一群台灣研究人員如何翻山越嶺、投入長時間調查與研究,也是《山椒魚來了》紀錄片的重點,包括台師大學者呂光洋從民國67年開始、接著賴俊祥,到這些年台大教授朱有田,都是一棒接一棒投入台灣山椒魚研究,才有今天小小的成果。

其中,台灣研究山椒魚專家台師大助理教授賴俊祥,2016年為了研究台灣中央山脈以東究竟沒有山椒魚蹤跡,帶著團隊攀登奇萊峰北峰,卻意外失足墜崖逝世,當時麥覺明也在現場親眼目睹,這些感傷畫面,也點到為止被放在紀錄片中,希望強調研究人員的辛苦以及賴俊祥老師為台灣山椒魚研究所付出的貢獻。麥覺明:「我們跟山椒魚生存在同一個島嶼,所以我們影像記錄者也算一個使命,拍起來分享給大家看;另外又有特殊一群人他願意去高山峻嶺,溪流的源頭走那麼多天,甚至犧牲生命都貢獻在這山區裡面,這樣人跟山椒魚這樣的結合,我覺得就是一個很感人,然後也很知性的一部影片,會拉近人的距離啦。」

為讓更多人願意走進戲院看《山椒魚來了》紀錄片,麥覺明也特別找來王希文為影片配樂,陳昇唱主題曲,伍佰為影片旁白,擴大宣傳號召力。不僅如此,由於麥覺明製作主持的《MIT台灣誌》行腳節目擁有大批山友支持者,麥覺明突發奇想,透過Facebook預告將到不同登山口賣票,沒料到效果奇佳,前幾天到新竹飛鳳山登山口,一早就賣出500多張票,農曆過年回南部,還會繼續到一些登山口賣票。麥覺明老王賣瓜地說:「一張票200元,能看到台灣壯闊美景、台灣特有種山椒魚,還有研究人員的生命故事, CP值超高,絕對值得!」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