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蘋果技術副總裁 Kevin Lynch:Apple Watch 軟體如何方寸間雕花?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1 日 8:20 | 分類 Apple , Apple Watch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對話蘋果技術副總裁 Kevin Lynch:Apple Watch 軟體如何方寸間雕花?


沒有競品分析,不做使用者調查,憑著產品構想和人性洞察,蘋果過去 40 年做出麥金塔、iPod、iPhone 等名留歷史的產品。

Apple Watch 的故事不像傳奇前輩特立獨行:它是庫克時代的第一款產品,誕生在可穿戴裝置最紅時,卻在智慧手錶退潮時爬上高峰。起初功能複雜像迷你 iPhone,經歷推敲取捨後,才逐漸成為智慧手錶標竿。不久前發表的 watchOS 10 賦予 Apple Watch 新生命:能感受推倒重來的魄力,也能窺見初心。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理解用戶如何與手錶互動。

蘋果技術副總裁 Kevin Lynch 受訪時直言不諱 Apple Watch 經歷過「教訓」。身為 Apple Watch 軟體技術負責人,Kevin 第一次與外界分享八年來 watchOS 的點滴。

▲ Kevin Lynch 於初代 Apple Watch 發表會。

我們第一次開發 Apple Watch 時,思考的是產品靈魂是什麼,但除了團隊,我們找不到任何先例,就像張白紙,但這也代表可能性無限,令人興奮。

▲ Apple Watch 最初定位:精準腕表、親密即時通訊裝置、完美健康與健身夥伴。

團隊只能摸著石頭過河。Kevin 說首先確定大家對 Apple Watch 的共識──社交、活動、健康及控制現實世界的能力,後者稱為「通往世界的鑰匙」。

通訊變化:從「挑人」到被動回應

社交通訊一度是 Apple Watch 三大功能之一,綁定最常用按鍵,按一下側邊按鈕就能找到想聯絡的人,發心跳或塗鴉。Kevin 形容成挑人(People picker)是社交的起點,但事實證明他們可能錯了。

匿名收集用戶資料,團隊了解使用者每個按鈕的使用頻率、功能使用頻率及耗費時間,這些成為改善的重要依據。Kevin 說沒那麼多人使用這功能,使用者更常使用 Apple Watch 通知快速回覆。訊息傳遞需考慮資訊輸入、輸出、時效性和資訊量,和使用者有肌膚之親的 Apple Watch 從接收到獲得訊息的時間更短,輸出效率更高,但劣勢也很明顯,無法輸入太多字。

現在「社交」讓位給「控制中心」,不再霸占 Apple Watch 僅有兩個按鍵之一,蘋果也不太提「親密即時的通訊裝置」最初定位,Digital Touch 功能雖然依然藏在 iMessage App 內,但 Apple Watch 通訊更常被動回應是 iPhone 的錦上添花。

三環的使用者心理滿足機制

當然也有經典設計,可經過時間考驗。Apple Watch 代表性 UI 設計「三環」讓 Kevin 十分驕傲。藉紅綠藍三環,蘋果把「健身運動」量化為三個關鍵性指標:活動消耗、鍛鍊及站立時間。哪怕透過 Apple Store 變大的玻璃螢幕,三環也是路人甲無法忽略的金字招牌,圓環既提供豐富資訊,也滿足互動效率。

但效率並不只視覺層面,Kevin 認為還切中使用者心理。

人們喜歡封閉,喜歡有結局,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天生就能激勵用戶完成任務。

Kevin 說花了很多心思做圓環,如用動效強化積極心理回饋,激勵用戶。如果完成目標還超過,圓環就會多繞幾圈,非常有趣的動畫跳出來時就像獲得小獎勵。

從 10 秒到 2 秒

一開始 Apple Watch 團隊就很清楚,使用者不會像沉迷 iPhone 盯著手腕上的裝置,Apple Watch 互動必須短時間內完成。開發者網站 Apple Watch Moment 就是產品開發首要原則,建議開發者體驗重心縮小到一個 moment,如果非要幫 moment 加上時間,Kevin 說是 10 秒,使用者所有互動應控制在 10 秒內,但後來降到 2 秒。

Apple Watch 前兩代有種複雜機制,手錶 App 其實是裝在 iPhone,所有資料以藍牙傳送到手錶,藍牙雖不是高速傳輸的理想方案,「轉菊花」成為 Apple Watch 老使用者的獨特記憶。接下來幾年「2 秒任務」成為 watchOS 反覆運算的核心。

watchOS 2 之後可直接執行 App,到 watchOS3 更可將常用應用放入常駐記憶體。為了提高回應速度,團隊開發「可操作通知」功能,用戶接收消息時快速回覆。Kevin 透露,為了提升回應速度,團隊還提出「先發制人」:提前更新錶盤複雜功能資料,等到使用者抬腕查看時,這些資料已經在那等著了。

Watch is watching out for you

Kevin 並沒有侃侃而談手錶互動設計,只一語雙關道出 Apple Watch 本質:Watch is watching out for you

與所有行動裝置不同,即便用戶沒有碰手錶,手錶也一直默默關注使用者。Kevin 認為 Apple Watch 互動常隱於無形,是 Apple Watch 的靈魂。不打擾用戶是團隊的原則,Kevin 舉例如果用戶坐了一小時,Apple Watch 就會提示站起來一分鐘,如果用戶照做,Apple watch 會給予回饋,用戶沒做,手錶也不會繼續打擾。

智慧型堆疊,專屬 Watch 的一瞥

如果說 watchOS 10 是歷代軟體王冠,那「智慧型堆疊」就是王冠上的珍珠。任何錶盤介面使用者只需轉動數位錶冠,可一目了然瀏覽各類資訊卡片。新的一天開始時,天氣 App 就會顯示天氣預報和日程,如果在機場,智慧疊放會顯示錢包 App 的登機牌資訊。

老用戶想必能看到八年前 Glance 的影子。Kevin 同意「智慧型堆疊」繼承了 Glance 理念,使用者需 Apple Watch 快速取得資訊,不過智慧型堆疊與眾不同在於是透過小組件、模組化呈現,比起 Glance 平鋪直敘,智慧型堆疊能智慧地跟據用戶場景動態調整。

watchOS 10 方寸間雕花

從空間佈局到標籤大小、顏色到材質,watchOS 10 堪稱八年來最大改變。設計軟體系統不亞於硬體工程,只是粗暴將 iOS 塞入小螢幕的邏輯行不通。

▲ Apple Watch 螢幕越來越圓。

小螢幕天生劣勢,無法承載大量內容,方寸間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如何濃縮資訊?如何排序資訊優先順序?如何相容歷代機型圓角?團隊為 Apple Watch 開發網格系統,定義控件、標籤和內容大小和位置。團隊甚至利用數學確定每個元素大小和位置,網格精準到圖元。

▲ 三種基礎布局:撥號、訊息和清單。

為了達成多層訊息顯示,蘋果引入全新導航模式:垂直分頁。以健身 App 為例,蘋果提供四個資訊頁面,三環總覽和活動、鍛鍊、站立詳細視圖。滾動運動選項卡時,會看到活動環縮放到左上角,如 Keynote 的「神奇效果」。

垂直卡片互動、大量動效及背景色,構成 watchOS 10 的核心體驗。Kevin 說早年 Apple Watch 需克服全天續航挑戰,系統儘可能採暗色背景。隨著 Apple Watch 硬體提升,將豐富色彩帶入 Apple Watch 成為現實。

我們增加更多透明度和半透明效果,可在螢幕頂端找到,那裡是狀態列。當滾動瀏覽時,需要更強運算力才能做到在透明層下方。早期版本無法做到這點。

全螢幕顏色不僅可區分功能性,還傳達某種基調。如「睡眠」App 為平靜的藍色背景,世界時鐘用冷暖色漸層區分不同時段。

借鑑「錶冠」設計打造小螢幕互動到「複雜功能」改造成復古錶盤,從 iOS 小組件到 watchOS 10 智慧型堆疊,Apple Watch 尊重繼承鍾錶文化,再構建出數位時代鐘錶美學,成為現代思路重現經典的好範例。

現在 watchOS 版本號與 Kevin Lynch 的蘋果年資一樣。2013 年進入蘋果後,他並沒有特定職位,只被告知去找他想做的計畫,故「穿戴式裝置專案」概念引起他的興趣後,多年發展下來就是 Apple Watch。

現在 Apple Watch 做得到的事,遠遠超出開始計畫時能想像的。能參與這產品開發,是我的榮幸和快樂。

最後問 watchOS 方向是什麼,Kevin 以三個常自我拷問的問題回答:

  • 我們如何幫助與他人建立聯繫?
  • 我們如何讓人們過更健康的生活?
  • 如何讓手錶成為通往世界的鑰匙?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