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7* 黑洞像陀螺擺晃,首發現黑洞噴流週期性進動直接證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02 日 11:0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M87* 黑洞像陀螺擺晃,首發現黑洞噴流週期性進動直接證據


長達兩年的研究得出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一致之最新結論:M87 星系超大質量黑洞呈週期振盪性噴流,拿下黑洞自旋軸進動的直接證據。

M87* 超大質量黑洞於 2019 年聲名遠播,距離地球 5,500 萬光年,質量達太陽 65 億倍,是科學家首次利用虛擬洲際望遠鏡「直接」陰影成像的黑洞,當然世界各地電波望遠鏡關注這黑洞已 20 多年。

超大質量黑洞是宇宙最具破壞性天體,透過巨大引力吸積的物質會再以粒子噴流形式吐出,這種電漿流速度接近光速,可在宇宙延伸數千光年之長,然而一個多世紀以來,超大質量黑洞與吸積盤、噴流間的能量傳遞機制一直困擾著天文物理學家。

直接證據表明 M87* 黑洞自旋

究竟宇宙有什麼力量可規律改變巨大能量噴流的方向?經大量分析推斷,答案可能藏在吸積盤動力學裡:主流理論認為黑洞角動量是周圍物質重新噴出能量來源,當黑洞附近有磁場且黑洞處於旋轉狀態,就會如導體切割磁力線產生電場,加速黑洞周圍電漿,最終部分物質攜帶巨大能量噴射出去。

角動量可受多種隨機因子影響,可能與黑洞自旋軸有一定夾角,而黑洞超強引力會對周圍時空產生影響,導致附近物體沿著黑洞旋轉方向拖曳,即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參考系拖曳效應」,引發吸積盤和噴流週期性進動。

也就是說,黑洞自旋是上述理論關鍵因素,但這項最基本參數極難測量,甚至黑洞是否處於旋轉狀態至今都沒有直接證據。

中國之江實驗室領導的國際團隊於是研究目標鎖定 M87* 黑洞,分析過去 23 年望遠鏡獲得的大量 VLBI 數據,檢測底部進動噴流以理解黑洞狀態,結果證實黑洞確實在自旋,底部噴流呈週期性擺動,週期約 11 年,振幅約 10 度,或說「噴流每 11 年改變 10 度左右角度」,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如果黑洞處於旋轉狀態,會導致參考系拖曳效應」預測。

▲ 長期數據表明 M87* 黑洞噴流呈週期性擺動。

由於 M87* 黑洞與吸積盤錯位相對較小,且進動週期長達 11 年,因此累積 20 多年的高解析度數據對成果至關重要。

此外,與更年輕的黑洞相比,宇宙二代黑洞旋轉速度預計更慢,為了證實這假設,需研究不同大小黑洞的自轉速率,最新研究可能朝此方向邁出重要一步,如與 2019 年觀測到另一個距離地球 8,000 光年的黑洞噴流進動比較,後者噴流擺動時間僅幾分鐘,是天文學家迄今觀測到最快噴流擺動。

新論文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