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度大力扶植在地太陽能產業,歐洲業者:那我們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05 日 8:00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國、印度大力扶植在地太陽能產業,歐洲業者:那我們呢?


因應淨零趨勢、環境發展與經濟效益,如果全球再生能源過渡加速,那麼到 2035 年,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將占全球總發電量約 50%,那麼哪些國家可以從龐大的太陽能相關硬體市場中獲益?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設備市場,從上游矽晶材料到太陽能電池、模組,在各階段有超過 80% 比例,因此美國、印度為了降低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大力投資自己的太陽能電池製造業,好比印度塔塔電力、Reliance 和美國 First Solar 等在地企業都大幅提高產能。

歐洲也有祭出遠大的目標,希望在歐洲重建太陽能產業鏈,目標在地供應鏈能滿足歐洲太陽能需求的 40%,但今年歐洲太陽能展會 EUPVSEC 2023,也有廠商反應,相對應支持措施未到位。

好比瑞士太陽能異質結(HJT)電池暨模組廠 Meyer Burger 在德國設廠,打造異質結電池跟模組,但是美國 IRA 法案通過後,Meyer Burger 停止在歐洲的擴產計畫,專注在美國建立一座 2GW 電池和模組工廠。

目前太陽能板價格也迅速下跌,中國太陽能製造商在過去 18 個月以來積極擴大產能,供應過剩日益明顯,平均太陽能模組價格在短短三個月內下降超過 0.06 歐元/Wp,與歐洲製太陽能價格差距也愈來愈大,許多歐洲製造商不得不縮減生產規模

Solar Power Europe 和歐洲太陽能製造委員會(ESMC)都已向歐盟委員會求助,要求立即採取救濟行動,如果價格一直維持 €0.15/Wp~€0.17/Wp,可能會有另一波破產潮。

少數業界人士表示,如果沒有直接或間接為歐洲製造商保留一定市場保護措施,將沒有生存空間。也有業者認為,或是與中國業者合作在歐洲建立合資太陽能產業鏈,能避免貿易爭端,也能確保太陽能成長跟產業鏈分布更均勻。

While solar is thriving, European manufacturers are concerned they won’t be able to survive without protective measures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