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熱和平」,科技仍然是核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09 日 9:0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中「熱和平」,科技仍然是核心


美國和中國在國家安全和經濟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但儘管言詞激烈,經濟共生仍然強勁,在許多方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特別是在科技方面。

言詞激烈交鋒  經濟仍互利共生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上升,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正在迅速脫鉤。美國領導人視中國為最大的長期挑戰者。然而,這兩個合計占全球產出約40%的經濟體,在許多方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相互買賣重要產品、為對方的企業提供融資、民眾來往頻繁。

美中儘管言辭激烈交鋒,但經濟共生仍然強勁。

包括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在內的其他美國科技公司,已經感受到中國方面的憤怒,他們的產品被從關鍵基礎設施中被移除。在傳出北京禁止國家官員使用美國蘋果(Apple)手機後,蘋果9月的股票市值下跌了2,000億美元。

這是美國封殺華為產品、以及禁止向中國出口尖端晶片後,中國所採取的部分報復行動。

然而,研究趨勢發展,卻會發現不同的畫面:去年兩國之間的整體貿易創下歷史新高,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也是如此。與冷戰期間在各自經濟孤島中運作的美國和蘇聯不同,美國和中國的經濟仍然錯綜複雜的交織在一起,尤其是在科技方面。

美中熱和平  不互相毀滅

專家認為,與其說美中關係的現狀是一場新冷戰,不如說是一種「熱和平」:雙方互動的強度以激烈的言語指責為標誌,但同時,貿易、投資和旅遊也不斷升溫。

至少就目前而言,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熱和平」,更多的是相互確保合作的好處,而不是相互毀滅。儘管雙方激烈言詞交鋒,但經濟共生仍然強勁,這使美國和中國消費者都受益。

美國與中國的公開脫鉤始於2018年,當時的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美國關鍵零件的出口施加限制,並對選擇性的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儘管美國前後兩任總統之間存在對抗,但川普的繼任者拜登(Joe Biden)加碼這種做法。

然而,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數據,按歷史成本計算,美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的累計總量,已從2018年的1,080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260億美元。總體而言,去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也增加了7%,達到創紀錄的5,640億美元,儘管占進口總額的比重已有所下降。此外,雖然一些受制裁商品的進口量下降,但其他商品的進口則激增。

美國科技業  難忽視中國市場

中國在美國科技業的中心地位仍然持續,許多執行長相繼訪問中國,其中包括特斯拉(Tesla)的馬斯克(Elon Musk)、蘋果的庫克(Tim Cook)、英特爾(Intel)的季辛格(Pat Gelsinger),以及高通(Qualcomm)的艾蒙(Cristiano Amon)。

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的一項分析,中國去年仍占這4家美國科技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分別是高通的62%、英特爾27%、特斯拉22%、蘋果18%。即使在高度敏感的微晶片領域,幾家美國半導體公司在中國也持續保持強勁的銷售。此外,儘管與2016年相比已大幅下降,但美國公司在中國擁有多數股權的子公司,在2020年仍雇用了120萬工人。

儘管雙方言詞交鋒,但中國官員一直小心翼翼,不驅逐戰略性外國投資者。此外,轉移複雜的電子產品供應鏈是必須耗時多年的工作,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

但美國投資者仍有充分的理由,必須對中國保持警惕。中國經濟正經歷幾十年來最艱難的時期,製造業的成本迅速上升。此外,竊取智慧財產權是一個始終存在的風險。如果地緣政治變得更加險惡,將沒有美國企業願意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發生的那樣,使其在中國的資產受困。

如果現在仍繼續在中國進行大筆投資,這將是一位勇敢的美國企業高層,但大多數企業更願意透過把更多生產,轉移到印度或東南亞來降低風險。

既合作又競爭

不過,許多美國公司仍希望繼續與中國接觸,以追蹤中國的技術創新。由於國家的強力補貼,在數位支付、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等領域,中國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存在。

根據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中國目前在44項關鍵技術中的37項,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包括先進材料、合成生物學和量子通訊。

亞洲週刊指出,美中關係正在進入一種「灰色和平」(Grey Peace)的奇特領域,沒有黑白分明的戰爭與和平,在劍拔弩張的對峙中,在高科技和稀有資源上彼此制裁,但卻仍在經貿上維持熱絡的關係,在產業鏈上彼此依存。

專家指出,既合作又競爭的時代,仍具有風險,但除非爆發真正的地緣政治危機,否則這種模式將持續下去。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