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允許軍武廠前往烏克蘭設立維修中心,朝烏克蘭設廠邁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1 日 7:5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德法允許軍武廠前往烏克蘭設立維修中心,朝烏克蘭設廠邁進


2023 年 9 月底,德國聯邦公平交易局(Bundeskartellamt)核准德國軍武廠萊茵金屬公司旗下的萊茵陸上系統(Rheinmetall Landsysteme GmbH)與烏克蘭國營的烏克蘭國防工業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目標是在烏克蘭維修軍事載具,合資公司將設立於基輔。

德國的這個動作,所為何來?或許看法國的動向更能了解。

法國政府向國會報告武器出口狀況,2022 年,法國就送給烏克蘭總計價值 6.405 億歐元的軍武,包括 704 具飛彈發射器與攜行式反坦克或件發射器、562 挺機關槍、118 顆飛彈與發射器、60 台裝甲車。一口氣送出這麼多裝備,法軍自己的裝備庫為之一空,影響法軍的戰備狀態以及訓練需求,因此,可不能永無止境的從法國送武器過去。

那該如何解決烏克蘭的武器需求?最好就是烏克蘭自己生產武器。因此法國決定讓法國軍武廠與烏克蘭政府合作,第一步先能在烏克蘭生產供應彈藥以及維修裝備,下一步就是要讓軍武在烏克蘭直接生產。德國在這方面顯然也是英雄所見略同,萊茵陸上系統與烏克蘭設立的合資公司,營運範圍還包括「組裝、生產與開發軍事載具」。

法國軍務部長勒科爾尼(Sébastien Lecornu)於 2023 年 9 月底造訪基輔,陪同的有約 20 家法國國防合約商,包括達利斯(Thales)、歐洲飛彈集團(MBDA)、奈克斯特(Nexter)、Arquus 等,一起參加烏克蘭所舉辦的國防工業論壇,該論壇總計有 26 國 165 家公司參加,於論壇上烏克蘭政府直接與軍武公司簽約,不經過歐美政府,尋求合作生產武器的可能性。

從無償援助轉為做生意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想讓烏克蘭成為軍武製造中心,這不只是為了戰後產業發展的「摸蛤兼洗褲」,也是當前戰事有直接需求,因為歐美援助武器數量逐漸面臨極限,以法國為例,開始逐漸希望武器供應由純粹捐贈、改為有利可圖的民間契約採購方向。

在基輔國防工業論壇上,法國軍武廠 Arquus 簽署合作意願書,先建立維修能量,在烏克蘭協助維修裝甲運兵車,而未來可能設廠生產。凱撒自走砲的製造商奈克斯特也表示,尋求成立合資公司在烏克蘭進行維修;而法國新創公司 Vistory 則將設立 3D 列印廠以製造各型軍武的備用零件。

德、法都先試水溫允許軍武廠設立烏克蘭維修合資公司,之後就是要在烏克蘭製造,萊茵金屬執行長表示希望能在烏克蘭製造次世代豹式戰車,年產 400 輛。

英國的腳步則比德法還要更快,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也是先在烏克蘭建立訓練與維修能量,之後於 2023 年 8 月,先是宣布與烏克蘭合作生產瑞典分部的 CV90 裝甲戰鬥車,又宣布已經於烏克蘭設立烏克蘭公司,將與烏克蘭合作於烏克蘭製造 105mm 火砲。

從純粹無償援助,轉為一筆生意,這可讓德法大為緩和國內對援助烏克蘭的阻力,而國防產業則可趁機擴大生產規模與市場,並能利用烏克蘭的廉價勞工,可說算盤打得精。烏克蘭能繼續源源不絕取得軍武,也就有戰勝俄國的底氣,雖然轉為軍購後可能戰後要背負長期債務,但是若換得成為軍武製造中心也不失為是產業順便轉型的契機。

(首圖來源:Flickr/U.S. Army Europ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