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長被彭博批評成老番顛,迪士尼併購 EA 對股東跟玩家都可能是場災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3 日 16:09 | 分類 數位內容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執行長被彭博批評成老番顛,迪士尼併購 EA 對股東跟玩家都可能是場災難


許多人或許根本不知道,迪士尼以前有專門製作遊戲的部門,但現在這間被稱為迪士尼互動(Disney Interactive)的公司主要就是在進行遊戲授權、相關審查審核之類的工作,已經不再製作發行遊戲。為什麼呢?迪士尼即使握有一堆王牌 IP,但沒有真正發行過一款你能有印象的遊戲。

所以 Forbes 在評論這個事件時,直接就以「迪士尼沒有遊戲製作能力」一句話下了定論──因為綜觀迪士尼的歷史,他們從未製作過一款能被玩家真正記住的遊戲。而彭博的記者湯馬斯‧巴克利(Thomas Buckly)更狠,把現任執行長從言行到策略、甚至連休假去哪玩都罵遍,完全地認為老執行長鮑伯‧艾格(Bob Iger)已經不行了。

迪士尼正處於 20 年來的最低潮

2023 年可能是迪士尼最大的危機──由於 Disney+ 面臨串流的紅海競爭、加上在衰退時期卻又有內容產製的過度支出,導致股東對迪士尼的信心不足、市值甚至掉到顛峰時的一半;這大部分的問題都在鮑伯‧艾格退位的 21 個月內產生──中間接任的執行長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從公司改革到公司業務重心發展都引發過不少爭議,最終黯然退位。

就在這個迪士尼看似風雨飄搖、財經媒體以聳動的內容討論該公司如何隕落的同時,一個來自於迪士尼內部、認為該公司的執行長 Bob Iger 可能考慮併購遊戲大廠 EA 的傳言開始瀰漫於市場上。

鮑伯‧艾格本身其實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在職掌迪士尼的前 20 年,他主導了包括皮克斯(對,讓賈伯斯成為迪士尼股東的案子)、漫威、盧卡斯影業、21 世紀福斯等公司的收購案。這些收購案讓迪士尼收穫了無數可供運用的商業創意:藉由強大的拍攝電影產業鏈、配合當代經營最成功的遊樂園,成功地讓迪士尼成為當代最強大的娛樂巨頭。

「併購 EA」的討論流傳已久

而彭博引述內部人士的說法指出,有部分迪士尼資深主管建議公司可以收購 EA,不過關於這部分的傳聞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 2022 年初微軟表態收購暴雪後,據稱 EA 就開始積極地與 NBC、蘋果、亞馬遜、迪士尼等公司接觸,希望這些公司能夠併購 EA,部分原因可能是擔心自己無法與微軟撐腰的暴雪匹敵。

但千萬別搞錯,EA 並不是一間正在走下坡、收入不穩定的公司,事實上如果純以遊戲業務來看,EA 是全球幾間最成功的遊戲公司之一。該公司不但善於發展遊戲商法(有點像 PC 遊戲業界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是業界銷售 DLC 最成功的公司外,該公司也擅長以拿下特許權擅長,所以至今仍有每年熱賣的《勁爆美國職籃》、《勁爆美式足球》等遊戲,同時該公司也精準透過併購拿下多種經典遊戲 IP,藉以能讓該公司發售新系列遊戲維持成長。

▲ EA 的營收長期趨勢來看是成長的。(Source:macrotrends

雖然該公司在遊戲業界的名聲不太好,除了收購一堆遊戲公司卻又把經典 IP 束之高閣外,還曾鬧出《星際大戰:戰場前線2》的微交易系統太坑人的爭議,還引發各國立法者都趁機想將微交易確立為賭博的事件。但如果遊戲不受到歡迎,EA 也不可能引發這麼多的爭執、被這麼多玩家討厭。

名聲、是否黑心都是屬於玩家新中的主觀意見,但以財報跟長期趨勢來看,EA 每年的營收都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如果以「專做遊戲」的公司市值排名來看,EA 應該只排在暴雪跟任天堂後面,且在大環境如此不好的情況下,該公司的股價也沒有太大幅度的波動,由此可知投資人都知道這公司的營收一直都在穩步增長。

現在收購 EA 過於勉強

但如此穩定增長的公司,也代表收購上會有困難。該公司在 2023 年 10 月 13 日的市值約為 356 億美元左右,如果要以收購得考慮溢價的狀況來看,迪士尼至少要準備 400 億美元可能完成收購。但在迪士尼現金大幅縮水、股價砍半的當下,不管是採用股權交換或舉債的方式併購 EA,對現在的迪士尼來說負擔都太大了。

▲ 由於迪士尼樂園受到疫情衝擊而停業,導致迪士尼這幾年的現金水位大受影響。(Source:macrotrends

況且一旦被併購,EA 還能保持自己研發的機率大幅降低──與暴雪被微軟收購的狀況不同,微軟本身沒有 IP 且經營著全球最大的平台之一,因此微軟不太可能直接干涉暴雪製作遊戲的狀況。但迪士尼既然擁有如此多智財,肯定會為了綜合效益、要求 EA 優先製作以迪士尼 IP 為主的遊戲。

但做遊戲就跟拍電影一樣,你需要先付出大量成本製作、然後再花費預算行銷和廣告,但也不能保證投資的錢能夠回收,就算再有經驗的團隊、再有商業價值的 IP 拍電影,都無法保證回收。例如 EA就擁有製作《星際大戰》的獨家特許權、同時也製作過不少《星際大戰》相關的暢銷遊戲,但也不等於該公司製作的所有遊戲都能大紅大紫。

就連漫威本身,不管他們的電影再成功、票房再好,只要改編成遊戲都變得乏人問津;至今漫威賣最好的遊戲是在《蜘蛛人》,但蜘蛛人的版權卻是在 Sony 手中。而其他不管是以什麼形式製作、什麼角色作為賣點的《復仇者聯盟》相關遊戲,除了《蜘蛛人》外至今沒有一款同 IP 遊戲能被稱為「熱賣」。

收購賺錢的公司不等於是好交易

併購的目的,通常是希望兩間公司能夠彼此發揮加成效果。迪士尼的成功,有一部分奠基於成功的收購,迪士尼在過去 20 年間的成功收購,都是因為迪士尼把其他擁有優秀 IP 的影視公司拉過來,並且以迪士尼的經驗協助他們拍出優秀的作品。

但遊戲一直以來都不是迪士尼公司擅長的領域──所以遊戲公司才會在 2016 年收掉。從電影票房來看,迪士尼的高層或製作團隊都有一定水準,所以能在電影、影集的內容拍攝上提供意見。就連地表最強遊戲開發商任天堂,都有可能在製作遊戲的時候翻車、做出一個叫爛也不叫座的遊戲。

用電影的 IP 打造遊戲、就跟用遊戲的 IP 打造電影一樣,絕大部分都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與其花費大量心力併購公司,不如將該公司的 IP 授權出去,直接拿授權金跟抽成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花大錢跨入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但對長期支持迪士尼的股東來說,看到一間老公司勉強跨入他們不擅長的領域,就會更擔心他們是否會因此而崩壞。

當然,迪士尼一間如此大的公司,必然也很清楚併購 EA 所產生的利弊。假設迪士尼在多方衡量後,還是決定要在現在的狀況下併購 EA,或許他們是真的有什麼更遠大的計畫、能夠長遠地對迪士尼這間公司有正面影響,而非只是為了一時的股價衝動消費。

不過湯馬斯‧巴克利可能對迪士尼有很多感情,他藉由這個傳聞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報導,抨擊鮑伯‧艾格回歸後有多麼昏庸、無能,在回歸後做的決策都產生了不同問題,認為艾格可能無法帶迪士尼重返榮光。

但不管艾格是不是真的已經走下坡了,但在現在這種艱難的時刻,大概也只有他會願意在這種情況下接下爛攤子──可能也不會有更好的人選。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