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象徵科學界最高榮譽,但仍有爭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24 日 8:20 | 分類 科技史 , 科技教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諾貝爾獎象徵科學界最高榮譽,但仍有爭議


每年 10 月初,瑞典皇家科學院陸續公布當年度諾貝爾獎名單,總會吸引全球關注,因算是最高榮譽的科學獎項,得主都會成為媒體焦點。但這些研究和發現得以廣泛被全世界認識,對促進科學知識普及有很正面的意義。

今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由匈牙利裔生物化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及美國免疫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同獲得,因研究「使開發mRNA新冠疫苗成為可能」獲殊榮。卡里科博士雖曾多次遭大學解僱降級,仍堅持不懈認為重要的研究方向,最終為新冠疫苗的研發奠定堅實基礎,受特別讚揚。

但諾貝爾獎評選過程以「神祕」形容並不為過,常引發公平性疑慮。爭議來自許多方面:首先,只有特定人士有權提名,提名過程人數相對較少,可能會忽略某優秀科學成就;其次,評選委員身分保密,引發利益衝突或主觀偏見擔憂;最後,評選標準和細節不公開,外界難理解為何某些研究會中選,其他遭忽略。種種因素都使外界難確定諾貝爾獎評選過程的公正性。

此外,諾貝爾科學獎項只有物理、化學和生理學或醫學,除此科學領域皆未納入,如數學獎就從未出現;環境科學、海洋和生態學、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等更不用說。但這樣可能使社會大眾誤解,以為未有獎項的科學領域不重要。

諾貝爾獎每獎最多頒給三名學者,有時導致某些優秀科學家或團隊未能得獎的「遺珠之憾」。現代科學研究常需集結許多人團隊合作,才能取得重大成果。由於最多只給三位科學家,常漏掉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

2011 年物理學獎頒給發現宇宙仍加速膨脹的三位天文物理學家,是兩個團隊獨立完成,每個團隊各約 20 名成員,但最後只有三人獲獎。研究員通常不是知名人士,且成就一般大眾無法評論,關於誰獲獎的爭議多半只發生在科學界,很少形成廣大輿論。

還好近年有新學術獎項部分彌補諾貝爾獎的缺漏,如俄羅斯億萬富豪尤里·米爾納( Yuri Milner )2012 年設立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就頒給大型團隊如發現希格斯粒子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2016 年設立的伯格魯恩哲學獎(Berggruen prize for philosophy)每年有百萬美元巨額獎金頒給具創見的思想家,有哲學界諾貝爾獎之稱。

然而高額獎金等大型獎項必要性也值得討論,因得獎使科學家成為知名人物,觀點也受媒體關注,有時還會過度受尊重。然而即使最好科學家通常也只是在專業領域有豐富知識,並非無所不知,當人們對學者專業領域以外觀點過度相信或盲從,反會引起不必要爭論。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