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再利用卻有「危險」,科學家在回收塑膠顆粒發現有毒物質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3 日 16:19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資源再利用卻有「危險」,科學家在回收塑膠顆粒發現有毒物質


再生塑膠雖然是環保資源再利用的好例子,但科學家針對來自十多個不同國家的回收塑膠顆粒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竟然含有數百種潛在有害化學物質,認為這可能不是個好主意。

瑞典哥德堡大學團隊研究分析東歐、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共 13 個國家的回收塑膠顆粒,透過化學分析工具,發現這些顆粒都含有各種不同化合物,其中許多還被認為有劇毒。

最大一類的化學物質便是殺蟲劑,有 162 種化合物,發現第二多的是 89 種不同的藥品,第三名是 65 種不同的工業化學品,還有包括界面活性劑、興奮劑、香料、染料、防護劑、防腐劑等其他類別的化學品。

研究人員表示,團隊總共檢測到並定量 491 種有機化合物,另外還有 170 種化合物暫時註釋,鑑定出 600 多種化合物。

有一些化學物質來自塑膠製程本身,有些則是在回收過程中引入其他的化學物質,或是透過吸附過程進入塑膠。團隊指出,某些物質的原子會形成一層薄膜,黏附在塑膠上,團隊認為,由於發現到的化合物種類繁多,認為再生塑膠不適合大多數用途,並且對循環材料生命週期沒有貢獻。

哥德堡大學教授 Bethanie Carney Almroth 教授表示,塑膠回收被認為是解決白色污染危機的解方之一,但塑膠中的有毒化學物質使塑膠的再利用和處置變得​​複雜,可以說是回收之路的阻礙。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還沒有適當的監測計畫來分析再生塑膠中的化學物質,只有 1% 的塑膠化學物質受到國際監管,團隊也補充,現在也沒有政策跟報告回收過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有關,並呼籲應該要改變現狀。

團隊根據研究結果,也認為需要製定法規,明確再生塑膠可以和不可以的用途,例如玩具和食品包裝就不建議。

(首圖來源:Flickr/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