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滑落至 Netflix 之下,迪士尼執行長認為以往創造太高標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06 日 8:00 | 分類 數位內容 , 數位廣告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市值滑落至 Netflix 之下,迪士尼執行長認為以往創造太高標準


迪士尼執行長參加《紐約時報》DealBook 研討會接受採訪,直截了當說他認為迪士尼的問題:數量稀釋品質、COVID-19 疫情導致許多電影缺乏實際監督等。但解釋票房時,他說以前迪士尼為票房創造十億美元才叫好的高標準,他認為這不太現實。

但現在迪士尼市值(11/29)約 1,700 億美元,沒有電影票房收益的 Netflix 卻約 2,088 億美元,百年老店市值因近來失敗下滑,輸給只有串流業務的競爭對手,一切看起來都需要好好整頓。

雖然迪士尼許多問題都遭詬病已久,但明顯問題是從寄予厚望的〈驚奇隊長 2〉票房衰落開始──預估首週 7,000 萬美元票房,結果是史上最慘 4,700 萬美元,甚至輸給漫威加入迪士尼前最低票房電影〈無敵浩克〉、刷新漫威電影最低票房紀錄。這讓媒體質疑,漫威與迪士尼大將、拍過 33 部電影票房超過 290 億美元的王牌製作人,是否魔法不再?

漫威黃金十年與大製作息息相關

2009 年艾格以 40 億美元收購漫威時,許多人質疑收購價太高了,畢竟高風險的電影業,只有〈鋼鐵人〉成功,很難說漫威會持續成功,但沒幾年質疑者就閉嘴且開始歌功頌德。

2010~2020 十年可說是迪士尼與漫威的黃金十年,超級英雄電影藉一個電影類別之姿,主宰十年電影市場,且競爭對手 DC 完全無法複製漫威的成功經驗。據稱凱文‧費吉與迪士尼執行長鮑柏‧艾格(Bob Iger)第一次會面後,就所謂「永久續集電影」概念交換意見,就是讓電影劇情交叉發展達成綜效。艾格覺得費奇的想法非常有趣,很快就獲得艾格的信任。

好萊塢的確有類似〈厄夜叢林〉、〈伴娘我最大〉、〈貧民百萬富翁〉等小成本但卻全球熱賣的影片,但例外當然不多也很難複製。但黃金十年的漫威似乎有神奇的公式魔法,許多電影投入大量成本,還能成為賣座保證。一部電影從構思到上映需三至五年,受歡迎並大量製作周邊要兩年,是否成為迪士尼主題公園的一部分,就要看智財權是否持續受歡迎。漫威打造電影宇宙的方法,可把每部電影效益放大,讓迪士尼持續從新電影賺進票房以外利潤、減少中間發酵期。

但就像成長再多的公司都有低潮,就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公式」似乎開始失效。《金融時報》內線消息指出,迪士尼員工也對逐漸失去票房動力的超級英雄電影感到憂心,但似乎不只漫威遇到這種問題。

2019 年迪士尼大爆發

2019 年是迪士尼黃金年,十大賣座電影八部是迪士尼或迪士尼相關,且票房都超過 10 億美元,〈終局之戰〉、〈獅子王真人版〉、〈冰雪奇緣 2〉、〈星際大戰 9〉、〈阿拉丁真人版〉等,都是續作或重製電影,這也代表迪士尼智慧財產相當成熟,續集都有足以讓人買票進場的魅力。

▲ 迪士尼 2019 年電影票房大爆發,八部電影超過 10 億美元。(Source:Box Office Mojo,下同)

COVID-19 疫情後,電影產業復甦看來還需要時間,雖然今年有〈芭比〉、〈超級瑪利兄弟電影版〉等突破 10 億票房的電影,但整體電影市場比 2019 年 420 億美元票房還有一大段距離。2022 年全球票房 260 億美元衰退後,迪士尼的確繳出一張還可以的成績單,〈水之道〉、〈奇異博士 2〉、〈黑豹 2〉等片也進入年度十大票房榜單,比起 2023 年,只有〈星際異攻隊 3〉是以 8.4 億美元總票房大賺,上部打入 10 億美元的〈驚奇隊長〉,續集卻面臨漫威史上最慘賠,第一個週末 4,700 萬美元史上最低,第二個週末只剩 1,000 萬美元,這部成本同樣也超過 2 億美元的電影注定慘賠。

換句話說,現在漫威連續集都缺乏號召力,2019 年有七部賺超過 10 億美元電影榮景就像假的,〈阿凡達:水之道〉是含疫情這三年、迪士尼唯一破 10 億美元票房的電影。

老執行長艾格會是救世主嗎?

老執行長艾格回歸讓好萊塢為之一振,認為迪士尼可重新掌握智財權,並引領電影產業景氣。但距他 2020 年離開執行長才兩年,環境與他第一次離開時大不相同:疫情結束導致人們不再看好串流成長,並要求串流服務紅海競爭下儘快營利;疫情期間為了維持營運貸款也在壓迫迪士尼,傳統電視產業也在衰退。

之前執行長領銜時,迪士尼有了 2022 年電影與影集瘋狂生產年,過去 18 個月是迪士尼產出最高時期,花了 300 億美元製作內容,這部分預算遠遠超過所有對手,但產出最高不等於效益最高,瘋狂產出代表整體品質與水準下降──從特效到劇情,迪士尼跟漫威可能都沒有遭這樣批評。

〈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上映時首週票房 1.06 億,最終票房 4.76 億美元,以超過 2 億美元製作費看,這部電影應該也進入虧損之列;面對這問題,艾格當時結論就是「數量可能是品質的敵人」。他喊停漫威時,作用逐漸發酵,多部電影延期甚至重拍多組戲份(包括〈驚奇隊長 2〉,但顯然沒用),加上編劇與演員罷工影響,2024 年漫威工作室除了〈死侍 3〉,不會有任何電影上映。

▲ 第十名〈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開局氣勢很好,但最終票房也不盡理想。

這對有龐大資源的漫威來說,沒有電影跟票房等於虧損一年,可能導致迪士尼 2024 年財報不太好看,但也顯示艾格確切改革的決心──迪士尼集團已知 2024 年上映的電影有〈死侍 3〉、〈腦筋急轉彎 2〉、〈獅子王:木法沙〉、〈猩球崛起:王國誕生〉四部,不但上映量這幾年最少,每年預算也從巔峰 300 億美元降到 250 億美元,2024 可說是迪士尼的「節省年」。

即便如此,迪士尼旗下三大巨頭:漫威凱文‧費吉、盧卡斯影業凱薩琳‧甘迺迪、迪士尼動畫珍妮佛‧李,都在外界質疑聲浪下續留:艾格以「同團隊也在 2019 年創造破紀錄票房」理由保住他們。但保人之餘,迪士尼現實問題仍在,尤其迪士尼百年動畫長片〈星願〉首週末票房僅 1,950 萬美元,無疑是迪士尼動畫長片近年最低潮。

保住樂園金雞母,也需要持續改善

迪士尼仍有疫情累積的債務需逐步處理,也要保住十年內花費 600 億美元擴建迪士尼樂園的想法,畢竟這些主題公園是迪士尼得以將智財權轉成金錢的重要動力,光 2023 財年前三季,迪士尼主題公園收入就超過 240 億美元,比 2022 同期還多 17%。

▲ 迪士尼樂園營收。(Source:迪士尼財報)

現在迪士尼部分樂園會開始加入〈公主與青蛙〉設計,香港迪士尼增加〈冰雪奇緣〉園區、上海增加〈動物方城市〉園區。最近分別在迪士尼樂園、迪士尼世界各啟用一座「星際大戰:銀河邊緣 Star Wars: Galaxy′s Edge」,分別耗資 10 億美元。但 11 月迪士尼關閉星際大戰主題旅館,雙人一晚房價高達 4,800 美元,但營運狀況不盡理想。

也有大股東虎視眈眈

艾格執行長做到 2026 年 12 月,之前目標是重新調整公司體質,還需培養繼任者。迪士尼著名激進股東奈爾森‧佩爾茲(Nelson Peltz),不斷嘗試用股份進入董事會,或讓自己中意的人進入迪士尼高層;另一家 ValueAct 也收購迪士尼大量股份,準備趁迪士尼調整體質時影響公司策略。

內憂外患之際,艾格也不希望再與佩爾茲這種大股東起爭端,不斷強調自己做了許多佩爾茲也希望的調整,今年資遣七千名員工,還宣布年底重新配發股息。這一切都希望重拾股東信心,但沒有電影產出的 2024 年,迪士尼可能面臨更多危機。

身為全球最大內容與智財權巨頭,就看迪士尼能否重新施展魔法,2024 年底前讓 Disney+ 盈利,只要串流業務開始賺錢,就代表迪士尼經營方向正確,也能讓公司其他業務重回正軌。

▲ Disney+ 訂閱數開始回溫。(Source:Statista

(首圖來源:Coolcaesar,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