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接管一切嗎?MIT 最新研究讓人放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10 日 10: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機器人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機器人會接管一切嗎?MIT 最新研究讓人放心


在 AI 和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大規模工作流失的擔憂日益增加。然而,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的研究提供一個令人放心的觀點──AI 對勞動力的影響,可能不像之前那麼憂心。這項研究表明,未來自動化將是「補充」而非「取代」人類勞動力,該深入探討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為人類與 AI 機器和諧共處的未來做好準備?

圍繞AI及其重塑勞動力的能力的討論,在兩極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AI在未來將是機器取代人類的角色,導致前所未有的失業率;另一方面,人們對AI做為增強人類能力的工具的樂觀預測,預期能將生產力推向新的高度。在這些兩極化的觀點中,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最近的一項研究提供了一個觀點,表明人們擔心的AI取代工作的情況可能不會那樣戲劇性地發生。

從技術觀點轉向經濟原理

這項研究對透過AI實現工作自動化的經濟可行性進行了分析,特別針對視覺相關任務工作。與那些危言聳聽的預測相反,調查結果揭示一個驚人的適度數字:目前只有23%的此類工作,可以被AI取代。

這項發現挑戰了普遍假設「AI出現代表著人類勞動力大規模淘汰的時代」,相反的,該研究如此強調:「當仔細審視自動化的經濟學時,大多數工作仍然由人類來完成,更具成本效益」。

這一結論凸顯了一個微妙現實:儘管AI擁有強大技術,但自動化決定不僅取決於能力,還取決於成本效益。這種從以技術為中心的觀點轉向經濟原理的轉變,意味我們需要重新評估AI在塑造未來勞動力方面的作用。

研究結果也提醒我們目前AI技術限制,在77%的視覺相關任務中,以AI取代人類勞動力所面臨的經濟障礙,突顯AI潛力與實用性之間差距,也就是自動化任務的複雜性,透過認識AI的缺點,企業和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發現人類與AI協作的機會,利用各自的優勢來提高生產力和創新,同時保持就業機會。

讓員工專注於需要明顯人性化的任務

這個研究的證據表明,雖然AI確實會改變工作的許多方面,但這種轉變的速度和範圍可能比預期更為溫和。研究結果強調了當前AI技術的局限性,特別是在許多工作中的決策、情緒智商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等方面。

這些發現對政策制定者、業界和勞動力有深遠的影響。我們認識到AI是一種工具,如果適當整合,可以提高人類生產力並為創新和創造就業機會開闢新的機會。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面臨的挑戰將是制定策略,利用AI優勢,實施以道德和社會效益方式來使用AI的法規。

另一方面,企業必須考慮AI整合的經濟因素,並著眼於長期永續性。有效評估自動化的成本效益,包括維持熟練AI技術且適應性強的勞動力、促進創新和確保競爭優勢。

AI和就業的影響,並不是一場技術進步而犧牲人類勞動力為代價的零和遊戲。未來人類和AI之間可能會建立更協作的關係,科技增強了人類的能力,讓員工專注於需要明顯人性化的任務。透過擁抱AI帶來的機遇,以及認識到AI在取代人類工人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影響其採用的經濟因素,我們可以用更大的信心和樂觀態度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會。

(首圖來源:Created by Freepi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