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花在社群媒體和通訊軟體時間增加,副作用是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差,身體活動越來越少,睡眠品質越來越差,教育程度越來越低,課堂破壞性行為也越來越重。但全球第一個評估全天禁止使用手機的學校發現,學校手機禁令,對學生幸福感與成績沒什麼幫助。
《JAMA Pediatrics》研究發現,學生每個上學日平均花在手機 1.5 小時,25% 超過 2 小時。社群媒體和通訊應用程式占據在校時間近四分之一,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愈來愈嚴重,社會要求學校禁用手機的呼聲愈來愈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建議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因為手機會分散學生注意力並對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學生一旦分心,需長達 20 分鐘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
專家都同意,增加螢幕時間大致影響學生心理健康、課堂行為、身體活動和睡眠週期,但單靠學校禁令可能沒這麼管用。最近《刺胳針區域健康─歐洲》(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研究,英國 30 所學校 1,227 名學生,請他們提供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使用資訊,評估手機使用行為與心理健康、焦慮和憂鬱、體力活動、睡眠、教育成果、課堂擾亂行為的相關性。
學校手機政策影響不大
20 所中學採限制性政策,10 所中學採取寬鬆政策。結果發現,實施限制手機使用的學校,並沒有減少青少年一整天使用手機的總時間,在寬鬆政策學校與限制政策學校,所有學生每天使用智慧手機的平均時間都是 4~6 小時。禁止使用手機的學校和不禁止使用手機的學校,上述心理健康與幸福感、成績沒什麼差異。
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約 40 分鐘,社群媒體約 30 分鐘,學校禁止使用手機對手機總時數影響不大。但研究員仍然認為,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使用增加,副作用很多,因此減少手機和社群媒體時間仍然非常重要,只是單靠學校禁令,不足以解決負面影響。
學校無法單獨解決手機問題
研究呼籲更「全面」降低學生使用手機現象。基本上,他們相信減少玩手機與社群媒體的時間,能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但校內和校外用量應同時考慮。支持校園無手機的專家回應這篇研究時指出,這項研究突顯青少年的手機使用問題,已經不只影響校園,更嚴重影響社會,需要家長、學校和政府一起關注。
- School bans alone not enough to tackle negative impacts of phone and social media use, researchers find
- Teens spend over 1 hour on phones during school hours, new study finds
(首圖來源:Flickr/US Embassy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