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媒《The Elec》報導,三星計劃將用於記憶體晶片製造的光罩(photomask)生產外包。之前,為了防止技術外洩,三星一直自行生產所需的全部光罩,但該公司正評估製造低階光罩(i-line 與 KrF)的潛在供應商。
這些供應商包括 Tekscend Photomask 和 PKL,前者是日本 Toppan Holdings 子公司,後者為美國光罩公司Photronics 所擁有。報導稱,評估作業正在進行中,預計第三季完成。
三星決定外包這款光罩有許多原因,其一是現有的 i-line 與 KrF 設備已經老舊、設備甚至已停止生產,因此難以取得。再來,雖擔心技術洩露,但三星在技術上已不再像以前一樣有明顯優勢,因此將低階光罩外包並不會帶來太大的技術風險。不過,消息人士指出,從成本角度來看,三星自行生產這些光罩仍更具成本效益。
根據波長進行分類,i-line 使用 365 奈米(nm)波長,適合繪製較簡單的電路圖樣;KrF 使用 248nm,適用於中階解析度;ArF 則使用 193nm,可應用於比 KrF 更進階的圖樣;而 EUV(極紫外光)使用 13.5nm,是目前最先進的技術,能繪製最微小的圖樣。
消息人士指出,三星透過外包,計劃將原本用於 i-line 與 KrF 的資源轉向投入 ArF 與 EUV。由於 ArF 與 EUV 光罩將決定三星的技術競爭力,自然希望聚焦在更先進的技術領域。
隨著晶片日益進化,電路圖樣越來越微小,所需的光罩數量也越來越多。以邏輯晶片為例,從 10nm 製程進展到1.75nm,所需的光罩數量預期會從 67 張增加到 78 張;過去 DRAM 所需的光罩約為 30 到 40 張,如今則超過 60 張。多重曝光(multi-patterning)技術也增加光罩使用量。
南韓的光罩市場規模約 7,000 億韓圜,國內廠商整體產能稼動率超過 90%。來自中國無廠半導體(fabless)公司的需求推動這一增長。若三星也開始外包光罩製造,其他晶圓代工廠如 DB Hitek 可能會面臨光罩供應壓力。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