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三星晶圓代工部門在先進製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爭取到特斯拉以 3 奈米製程來生產自駕車晶片之後,證明了其先進製程技術的實力。所以,與特斯拉的合作不僅加速了三星爭取高通下一代應用處理器(AP)及輝達等全球科技大廠更多量產訂單的腳步,更被視為其在晶圓代工市場擴展商機的關鍵里程碑。
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正全力爭取高通的 AP、輝達的圖形處理單元(GPU)、以及博通的人工智慧(AI)晶片訂單。與特斯拉簽署大規模量產合約,代表著三星的晶圓代工測試良率已超過 60%,並且其良率與產品性能已足以確保特斯拉 AI 晶片的大宗訂單。三星披露的這份合約規模高達 165 億美元,一旦全面量產,預計每年可確保至少將近 20 億美元的營收。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 也表示,165 億美元僅是最低金額,實際數字將是數倍。
特斯拉從 7 奈米製程後轉向台積電,此次再選擇三星的主因為三星的「成本效益」和「服務思維」。市場消息透漏,三星電子的製程價格比台積電便宜 20% 以上。而且,由於三星晶圓代工部門面臨訂單不足的困境,迫切需要外部客戶的參考,因此他們甚至以接近製造成本的價格說服了特斯拉。
這次談判三星晶圓代工部門很配合特斯拉嚴苛要求。尤其,過去三星在晶圓代工市場則常被批評缺乏「服務思維」。然而,在這次與特斯拉的談判中,他們意識到特斯拉在台積電產能有限的情況下所面臨的困境。三星接受了特斯拉設定的條件,包括原型開發成本、從製造到封裝的量產成本,以及生產設施等。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電機與電子工程系教授柳和濬指出,台積電專注於為蘋果、高通和輝達生產,導致其生產線和人員難以滿足特斯拉的需求,因此三星電子可能採取了較低姿態,提供了相對較低的價格進行談判。
三星晶圓代工此次採用的策略,目的確保特斯拉訂單量。即使短期內未能獲得營運利潤,三星也打算將這份訂單做為其獲得其他廠商合約的墊腳石。憑藉這份合約,三星要加速爭取包括高通在內的其他客戶。當前,市場傳出三星正就爭取高通 2 奈米製程的下一代 AP 訂單進行談判中。高通曾是三星電子的客戶,但在 4 奈米製程後將所有產量轉移至台積電。不過,分析指出,高通對先進製程的成本,以及僅依賴台積電生產感到壓力,這為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提供了機會。
此外,三星也正尋求確保高通目前透過台積電 3 奈米製程量產的現有晶片也可以在三星產量。由於高通要實現製造商多元化,這時利用三星晶圓代工有助於降低製造成本。另外,三星也正加速與輝達和博通的合作,這兩家公司在客製化晶片(ASIC)市場中嶄露頭角。
報導引用韓國市場人士說法,高通和博通等企業若完全依賴台積電生產,將承擔必須配合台積電時間表調整量產日程和產品成本的風險。因此,如果三星晶圓代工透過這份合約提升其技術,將為獲得其他訂單量創造機會。三星次世代智慧半導體部門負責人金亨俊也表示,這份大宗量產合約的簽署,將促使高度依賴台積電的高通、博通、輝達等公司尋求與三星晶圓代工的合作。
(首圖來源:Sams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