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愛去製造業,麥肯錫:工廠經營需「以人為本」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27 日 11:11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年輕人不愛去製造業,麥肯錫:工廠經營需「以人為本」

製造業仍有刻板的工廠印象,管理方面缺乏人性,每個規定都是死的,導致現在許多年輕人不願意進入製造業,但製造業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也將製造業復興視為首要任務,但要如何重塑製造業形象吸引人才,麥肯錫說,經營需要以人為本。

一般人想到製造業時,通常不會浮現一個擁有先進技術的先進工廠,而是一家老式工廠,工作很辛苦,佈滿灰塵,也許有一些舊電腦,但絕對不是使用現代技術,也沒有年輕人熟悉的工具。

重塑刻板印象

美國製造業復興政策下,現在有大量投資和許多新工廠正在建設,但製造業仍然很難招募人才。專家認為,製造業需要展示年輕一代熟悉的技術,如網路、雲端運算、機器人和 3D 列印等,如何應用於先進製造,並強調年輕人在工廠中的關鍵角色。

麥肯錫一項調查找到一些經過數位轉型的工廠,生產力都大飛躍,例如生產力提高 50%、品質提高 80% 以上、交貨時間縮短 40% 以及排放量減少 30%,被視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未來的道路,但大部分工廠都做不到,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人才。

世界經濟論壇的未來就業報告強調,超過 50% 的領導者將技能差距和人才吸引力,視為轉型的主要障礙。麥肯錫指出,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許多進步,但企業在維持第一線人才穩定性和生產力方面仍然面臨挑戰,尤其是過去 90 天內聘用的員工流動率仍居高不下,在許多行業甚至達到三位數。在已開發經濟體中,2016~2022 年每小時單位生產力的平均成長率從 1997~2002  2.2% 放緩至 1.0%

製造業缺工五大因素

對許多製造業雇主而言,吸引、留住員工從未像現在這樣困難。麥肯錫整理五大因素,首先是對一線工人的需求超過供應。2024 年 月,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稱,全國製造業職缺有 62.2 萬個,整體勞動參與率從 1990 年代 67% 降到 2023  63% 以下,製造業缺工一直是一個問題,預期到 2033 年,美國製造業將開設 380 萬個新職位,但只有一半可能填補。

第二是技術技能跟不上數位和自動化投資的速度。約 15% 工人認為製造業有一定程度的技能不匹配。世界經濟論壇 2023 年《就業未來》報告預測,44% 工人技能五年內將被顛覆。

再來是工人對薪資不滿意,麥肯錫分析發現,41% 員工認為總薪資不足,導致人員流動率高。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主管往往缺乏軟技能,花在員工身上的時間不到三分之一。

不只是所謂的白領工作者,工廠第一線員工也希望有一條明確的職業道路,他們也希望有一個鼓舞人心的領導者,重視有意義的工作,也希望有更大的日程安排彈性。

製造業必須以人為本,適應人才需求的變化。麥肯錫表示,創造價值的公司專注於同時提高資本和勞動生產力,但他們不是將勞動力視為成本,而是與看待資本一樣,將勞動力視為投資。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