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與日本的貿易談判中,重點之一是要日本去除諸多非關稅貿易障礙,好好的進口美國農產品,不過,其中美國米的部分,日本人不待川普催促,已經開始認真進口、吃美國米,因為日本自己米供不應求,米價持續上漲。
日本長期以來原本吃米的習慣逐漸衰退,人均吃米量逐年下滑,落到只有一半,引起米生產過剩危機,米價也直直落,不料近年來卻突然翻轉,批發米價 2024 年暴漲 70%,這是因為全球新冠疫情結束後,大量歐美觀光客湧出,加上日圓貶值,於是一股觀光熱潮來到朝思暮想的神祕東方文化國度日本,來到日本當然要吃日本米食,不可能是吃歐美的漢堡披薩,於是米用量突然激增。
另一方面日本農村長期高齡化,許多農田無力經營甚至已經放棄,米產量原本配合米的需求逐年下降,突然間湧入一大批要吃米的外國人,也無法增產,造成嚴重供需失調,日本零售通路米售價,在 2024 年 4 月已經漲到 5 公斤 2,068 日圓,至 2025 年 4 月更漲到 4,214 日圓,一年來又倍增。
過去日本政府為了保護日本農民,對進口米有配額限制,僅 10 萬噸免稅配額,超過配額要繳納每公斤 341 日圓的進口關稅,這使得過去進口外國米大體上不划算,也因此川普大力向日本抱怨「700% 米關稅」,是貿易談判施壓的重點項目之一。先前的配額進口數量中,大體上 60% 來自美國。
先前日本米本身供過於求,每年的 10 萬噸配額根本不會用到全部,不過,如今在日本本國米價大漲之下,即使超過配額,外國米加上進口關稅,也還比日本米便宜,於是進口量大增,2024 年前 11 個月關稅進口量僅 1,500 噸,2025 年 4 倍增。
日本最大貿易公司之一的兼松計劃開始大量採購美國米。超市通路巨頭永旺集團開始銷售以 80% 日本米混合 20% 美國米,價格低 10% 的包裝。連鎖餐廳松屋,以及經營牛角、溫野菜、大戶屋品牌的 Colowide 集團,則開始推出純美國米。西友超市則進口台灣米上架。
日本曾經以口味等理由做為阻擋外國米進口的藉口,不過如今美國米開始在低價餐飲市場普及,許多日本消費者覺得沒有太大差別,只要能便宜的吃飽飯就好了。日本米再繼續上漲下去,日本政府可能為了民生物價,從善如流乾脆答應川普的要求,而日本消費者逐漸更常接觸美國米以後,接受度也可望隨之提高。
(首圖來源:Flickr/Naoki Nakashima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