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加速興建亞利桑那州廠,台美技術落差五年變三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8 日 10: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半導體 , 晶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台積電加速興建亞利桑那州廠,台美技術落差五年變三年

外媒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加速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兩座新廠,比計畫提前數季完成,目的是工廠更快開始營運,意義重大,因能使美國晶片生產技術與台灣差距從五年大幅縮小至三年。

Appleinsider 報導,台積電台灣晶圓廠已在生產 2 奈米,美國第三座工廠預估 2030 年才能生產 2 奈米晶片,現在確定會加速完成。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 17 日法說會表示,完工後約 30% 的 2 奈米及更先進晶片產能設在亞利桑那州,將在美國建立獨立領先的半導體製造集群。

台積電表示,加速建設是為了滿足美國客戶對智慧手機和 AI 運算晶片的需求。蘋果為台積電最大晶片客戶之一,極有可能是需求的主要來源。這次加速建設使 iPhone 完全美國製造願景逐漸落實,符合總統川普呼籲更多製造業回到美國。然實現完全美國製造的 iPhone 仍有障礙,如美國缺乏本地資源和受過教育的勞動力組裝 iPhone。之前蘋果仍需依賴台積電的台灣廠生產晶片。

台積電加速建設是承諾四年內美國投資 1,000 億美元的背景下。台積電 2020 年已 120 億美元初步投資亞利桑那州,並獲拜登政府《晶片法案》(CHIPS Act) 66 億美元資助。市場人士認為,晶片法案是拜登政府的成功處,並證明製造業返回美國可行。也有人提到川普關稅政策可能有積極影響,加速建廠代表政府政策與企業投資合作,促進美國本土晶片製造。

儘管台積電美國投資有積極影響,但有相關人士表示,晶片法案最初重點是幫助美國公司如英特爾 (Intel),但有人質疑英特爾,甚至覺得英特爾已無關緊要。也有反駁觀點,蘋果也曾快要完蛋,都突顯美國推動本土晶片製造同時,也面臨確保美國公司保持競爭力的挑戰。

更多晶片產能轉移至美國,有助降低依賴單一地區(特別是台灣),加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有市場人士認為,台積電將生產線移至北美,遠離中國潛在威脅很明智,也有人認為台積電可能不希望美國製造力與台灣一樣,以維持台灣對抗中國侵略的戰略緩衝區價值。

(首圖來源:台積電)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