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真的可以在《Nature》「編」故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1 日 11:00 | 分類 科技生活 , 科技趣聞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是的,你真的可以在《Nature》「編」故事


中國科學界一直流傳《Nature》期刊的種種神話,大概每個人都聽過「只要在《Nature》發表過論文,早晚能成為院士」傳說。當然事實可能沒那麼誇張──雖然好像相差不遠。

2017年有人調查1999~2016年168項科學論文發表現金獎勵政策,顯示某些高中政策,如果有人成功在《Nature》或《Science》期刊發表論文,最多可獲得16.5萬美元獎金。

在頂級期刊發表科幻小說

獎勵如此高,《Nature》大感震驚,甚至特別撰寫〈Cash for papers: putting a premium on publication〉一文,表達「受寵若驚」。

近兩年頻頻撤稿聲明,《Nature》地位也在一升再升,然而這背景下發生了一件事:某高中生在《Nature》發表科幻小說。此高中生在眾多中國科學研究者視為神壇的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再看一眼,哦,是科幻小說,那就沒問題了……才怪!

至少有兩個問題:

  1. 《Nature》居然能刊登科幻小說?
  2. 這高中生的科幻小說是什麼水準,居然能在《Nature》發表?

關於第一個問題,20多年前美國人也有同樣困惑。美國出版界有個傳統,各類型文學作品每年出版一本年度最佳總編集。入選年度最佳的作品,都是業界資深編輯精心挑選的。

科幻小說界也如此。

但到2000年,年度最佳科幻小說集入選結果讓人驚訝。備受編輯青睞的科幻雜誌《奇幻與科幻》(F & SF)只入選4篇,老牌科幻雜誌《阿西莫夫科幻雜誌》(Asimov’s Science Fiction)更少,只有2篇。在情況下居然有個機構入選7篇文章。難道在某個沒人注意的角落,冉冉升起一顆科幻界新星?

當然並非如此。

大家可能猜到這顆「新星」的真面目──《Nature》。入選的7篇文章都發表於《Nature》新開滿一年的科幻小說專欄「未來」(Futures)。到2006年,《Nature》入選科幻小說年度最佳篇目多達10篇。

入選篇目如此多,難道是因「未來」對小說的選擇標準極高,因此入選「最佳」的比例才提高?如果帶著這期待去看「未來」其他文章,可能會大失所望,如上述高中生的文章。

文章名為〈The first task of my internship〉,中國網友拾薪翻譯全文,節選如下:

標題:我實習的第一個任務(如何解決供應問題)

翻譯:拾薪

這是我在Olive Garden(美國平價連鎖義大利餐廳)工作的第一天,經理請我幫她弄清楚如何在有限的範圍內提供顧客無限量的湯、沙拉和麵包棒。我還在想辦法弄懂咖啡機,但我會花幾分鐘時間幫她解決這個問題。注意:我只使用麵包棒簡化解釋,但這些解決方案也適用沙拉和湯。好了,下面是我的報告。

反人類的麵包棒

「起司漢堡基本上是糟糕的環境管理的象徵……人類不能無限量吃起司漢堡而不傷害地球和我們自己。」安娜‧羅斯柴爾德(Anna Rothschild)在華盛頓郵報的YouTube影片聲稱,電影復仇者聯盟:最後,有人告訴小女孩「我會給你所有你想要的起司漢堡」是錯的,因為無限的起司漢堡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儘管影片憤怒的評論,但這是事實,即任何類型的食物都有內在的破壞性,包括良性麵包棒。烘焙過程,人類最終會耗盡所有資源。但每 0 個人 × ∞ 麵包棒 = 0 麵包棒,因此只要沒有人,就可滿足每個人對無限麵包棒的需求。將人口減少到 0 可能是要考慮的第一個解決方案。

無限分解的麵包棒

如果你想讓人類活下去,讓我們考慮其他解決方案。我注意到我們不會試圖一次帶上無限的麵包棒,而是把它們放在籃子裡。沒有限制最後一個籃子是空的時候會帶來一個新籃子,但是我們每個籃子裡的數量都必須相同嗎?如果您吃得太多,無限量供應的餐廳已經在不斷減少每個訂單的分量。讓我們做同樣的事情,每次帶來一半的麵包棒,直到籃子裡有一個原子,然後是幾個夸克,然後是一個夸克,直到它們無限小。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物質不能無限分解,我們仍然會耗盡物質,因為我們不能再將這些東西切成兩半。如果我們不能比夸克小怎麼辦?

小說還有5個類似「反人類的麵包棒」、「無限分解的麵包棒」段落,解釋「循環的麵包棒」、「時間旅行的麵包棒」、「平行宇宙的麵包棒」、「平行宇宙的麵包棒」、「渲染的麵包棒」(翻譯均為拾薪)等5種麵包棒原理。

也就是說,這篇小說介紹了7種科幻世界麵包棒。

這篇小說源於芝加哥大學的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B)擴展論文(EE),論文要求是「解釋如何在物質有限的宇宙生產無限的食物」。最終擴展論文是否寫好、達成課程要求我們無從知曉,因論文激發靈感寫的小說已刊登於頂級科學期刊。

如果從小說分析角度出發,很能用「創新」、「新奇」這類詞彙評價,但可能就這樣了,畢竟無論怎麼看,與「高明」都有不小距離。甚至如果不是《Nature》只是普通科幻雜誌刊登這篇小說,都很難不懷疑雜誌的水準。

這篇小說是《Nature》的特例嗎?相反,事實證明,《Nature》的科幻小說是常態。如12月20日《Nature》刊登〈The Christmas Tree Barn〉科幻小說,以對話介紹未來世界的特殊寵物──機器聖誕樹,情節非常簡單。這些文學水準並不高明的小說,為何可入頂級期刊《Nature》的眼?

其實這是《Nature》科幻小說的獨特之處。

《Nature》終究不是科幻文學雜誌

在《Nature》寫科幻小說的人裡,也曾有一批很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不乏娥蘇拉·勒瑰恩(U. K. Le Guin)、莫爾科克(M. Moorcock)等科幻界元老。但沒有人想《Nature》變成另一本科幻文學雜誌,因《Nature》的科幻作品有其他刊物沒有的「包容性」。

雖然有時從文學角度看,包容性似乎太高,但就是這種不合常理的「包容性」,證明《Nature》以科學立身的本質。「未來」專欄開設時,《Nature》特別解釋刊登科幻作品的原因:

科幻為文學類型之一,還有娛樂以外的功能。作者不僅能表達對未來的期許,還可表達對當下的關注。且比起科學家,科幻作家也許更能理解和傳達技術改變會對人們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也就是說,至少官方說法,科幻除「娛樂」外的另外兩種功能:預期未來、關注當下,構成《Nature》開設科幻專欄的主要理由。兩種功能定位其實源於科幻小說早期觀念,即把科幻當成科普手段之一,認為科幻小說家創作科幻作品,只是為了普及科學知識、展望科學未來。

專欄徵稿條件也說明了兩大理由:「來稿風格最好是『硬科幻』(和科學直接相關),而不是純粹幻想、意識流或恐怖小說。」

所謂「硬科幻」就是科幻部分要夠「硬」,展現或展望科學技術時,要展現技術細節,也是衡量「硬科幻」作品優劣的重要指標。《Nature》歷年刊登的科幻作品有很多「太空探索」、「複製人技術」、「人工智慧」等細節描述與未來展望。上述高中生物文章〈在物質有限的宇宙生產無限的食物〉解決方案,以及〈The Christmas Tree Barn〉寵物聖誕樹臉部辨識、可馴化等功能的邏輯,也都是夠硬才登上《Nature》。

再考慮到「未來」專欄對字數的嚴格限制──每篇只能有850~950個字,這種水準似乎更情有可原。

硬科幻的軟思考

要是看過更多《Nature》作品,會發現「硬」只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是否表達對科技進步帶來什麼問題的思考。轉基因、複製人等生物技術成為熱門研究,並認定可改造生命的「上帝之手」時,《Nature》刊登小說〈肉〉(MEAT),表達對生物技術濫用的憂慮。

故事背景為複製人技術普及的未來世界。為了滿足某些客戶想吃名人政客複製肉的特殊需求,買賣活體細胞頗為熱門,因此誕生新興職業──清理員,工作內容就是防止委託人的活體細胞落入「肉耗子」之手。「人」被屠宰廠光明正大加工售賣,人的意義也如肉體被結構消解。

如果想像這種「反科學」小說出現在論述最新生物複製技術的頂級論文旁邊,衝擊感會更強。讀者可能會思考,當生物科技進步到這地步,對人類而言,到底算進步還退步?考慮到閱讀期刊的大多是最聰明的科學家,這種反思也會反過來影響他們的研究。

如果是硬科幻小說愛好者,《Nature》應該還是會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10分鐘看完一篇科幻小說,且作者可能真是科學研究者──有統計顯示,《Nature》的科學研究者作者占27%──這可是一般科幻類文學雜誌可望不可即的事。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