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醫療科技

代理、自製雙箭布局血液腫瘤領域!台灣東洋淋巴瘤新藥獲健保給付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16:03 | 分類 公司治理 , 國際觀察 , 生物科技

血液腫瘤領域中,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台灣人罹患淋巴瘤最為常見的類型之一,台灣東洋關注到單株抗體標靶新藥 Tafasitamab 成為國際淋巴瘤治療新趨勢,順利在今年 1 月取得台灣 FDA 藥證,更在 10 月 1 日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

繼續閱讀..

生物黑科技登場!美國 DARPA 啟動祕密計畫,要用紅血球改造士兵體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11: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機構 DARPA 最近宣布了一項名為「紅血球工廠」(Red Blood Cell Factory,RBC-Factory)的計畫,通稱「智慧紅血球」(Smart-RBC),旨在開發能夠增強士兵生理能力的生物工程紅血球。這項計畫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類的運動表現,包括加快恢復時間、提高對乳酸堆積的抵抗力、改善心血管健康等。

繼續閱讀..

手機即時預警心房顫動!陽明交大開發「非接觸式心律偵測」技術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10:57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手機

用手機就能偵測心臟健康!陽明交大電控工程研究所教授吳炳飛團隊,開發出只要使用手機或筆電相機鏡頭就可監控心律變化,這種非接觸式量測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方法,以輕量化、高穩定的方式,協助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照護心臟健康。

繼續閱讀..

告別「一病一藥」昂貴模式,劉如謙團隊揭示「通用型基因編輯」為 4 億罕病患者帶來曙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10: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上週 WIRED Health 峰會,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Broad Institute 的教授劉如謙(David Liu)宣布,實驗室即將推出全新基因編輯技術,有潛力治療多種無關疾病,稱為「疾病無關的治療性基因編輯」。 繼續閱讀..

健喬每股 24 元收購 15~30% 股權!健亞跳空漲停委買單飆逾 60 萬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9:55 | 分類 國際觀察 , 生物科技 , 證券

健喬近日召開重大訊息擬透過公開收購方式,以每股現金 24 元取得健亞生技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 15% 至 30% 股權,以健亞昨日收盤價 18.45 元計算,收購溢價為 30%,但因溢價幅度夠大,帶動健亞今日開盤就跳空漲停,以漲停價 20.25 元鎖住,委買張更是飆逾 60 萬張。

繼續閱讀..

劍橋大學研發新型人工軟骨材料,可能改變關節炎治療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8:2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被稱為「超級果凍」的新型人工軟骨材料。這種材料結合了柔軟性與卓越的力學強韌性,能夠感知身體內的炎症並在需要的時候精確釋放抗炎藥物。當受影響的關節 pH 值下降時,這種材料會自動釋放儲存的藥物,特別是在關節炎發作時。

繼續閱讀..

史丹佛研究:42% ADHD 幼兒未經行為療法就吃藥,易出現副作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5 日 11:1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一項由史丹佛醫學院主導的最新研究揭示,美國 4 至 5 歲幼兒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後,42.2% 即於一個月內開始接受刺激性藥物治療,此現象與美國小兒科學會(AAP)推薦的先進行至少 6 個月行為療法的指引相違。

繼續閱讀..

Beta-阻斷劑,對曾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還有保護功效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4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許多心肌梗塞病患長年服用 beta-阻斷劑類的藥物,希望藉此降低心臟負荷,以預防致命性的心血管事件發生。但根據 8 月底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發表的臨床試驗結果,這類藥物對於梗塞後但心臟功能保存良好的病人並無顯著益處,甚至可能對女性造成更高的風險。研究結果已刊登於重量級國際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並可能改寫相關醫療的指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