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野火的啟發,AI 模型助力打造會「吃」二氧化碳的超強混凝土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4 日 15: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材料 , 環境科學 |
Category Archives: 環境科學
東亞空氣變乾淨,全球暖化卻加速了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4 日 10:1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在過去十年中,東亞地區的空氣污染清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改善了當地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然而,最新研究顯示,這些清理行動可能無意中加速了全球變暖,因為去除的污染物質(如硫酸鹽氣溶膠)本來有助於降低地球的溫度。這項研究由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氣候與大氣科學高級研究員比約恩·H·薩姆塞特(Bjørn Samset)主導,他指出,污染的空氣可能掩蓋了全球變暖的真實影響。 繼續閱讀..
AI 資料中心耗電激增,科技巨頭獲利卻讓民眾買單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1 日 13: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環境科學 |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美國居民的電費帳單也隨之上漲,儘管他們可能並未直接使用這些技術。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AI 資料中心的能量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周邊地區的電費上升,影響了數百萬家庭的經濟負擔。 繼續閱讀..
新研究:家庭與車內微塑膠濃度驚人,損害肺部健康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31 日 12: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微塑膠已成為生活不可忽視的問題。法國圖盧茲大學最新研究,居家和車子微塑膠濃度可能比以往估計高百倍,引發廣泛關注。研究顯示,人在這些環境每年可能吸入高達 68,000 個肉眼不可見的微塑膠顆粒,是基於特定環境樣本測試,但測量方法和樣本量尚需確認。 繼續閱讀..
Google DeepMind 推 AI 地球模型,氣候監測效率增 16 倍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31 日 11: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環境科學 |
解開大氣物理謎團,新數學模型解釋積雨雲內部觸發閃電的條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30 日 20:18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科學家已充分理解閃電主要放電過程,但未完全釐清閃電「如何開始」,直到最近,賓州州立大學團隊透過數學模型揭開引發閃電的一系列強大連鎖反應,終於知道雷雲中觸發閃電的第一道火花。 繼續閱讀..
川普政府擬鬆綁環保法規,廢除氣候變遷危害認定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30 日 16: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今天採取行動,擬廢除一項基礎科學認定,這是美國政府限制機動車輛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更廣泛意義上因應氣候變遷權限的基礎。 繼續閱讀..
俄羅斯 8.7 強震!日本沿岸恐有 3 公尺海嘯、台灣預計 13:18 受影響 |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30 日 9:58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資料,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於台灣時間今日 7 時 24 分發生規模 8.7 強震,地點在北緯 52.473°、東經 160.396°,深度 19.3 公里,隨後日本氣象廳發布海嘯警報,預估太平洋沿岸可能出現 3 公尺高海嘯,而中央氣象署警告,預計 13:18 開始影響台灣。
塑膠終結者?這家新創公司用「鋁罐」改寫包裝產業命運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9 日 15:30 | 分類 新創 ,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在倫敦的一個研究與開發中心,Meadow 這家新創公司展示了其創新的包裝系統,旨在將目前使用塑膠的產品轉換為鋁罐。
一年不只春夏秋冬,研究:人類世正在改變自然節律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9 日 11:46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人類一直以來依賴規律循環的四季變化,進行農耕、舉行文化慶典,進行穩定可預測的生活模式,但現在,人類正在對地球造成不可逆轉的地質時代,也在改變氣候模式,創造新的季節。科學家發現,地球已經不只是春夏秋冬四季規律的循環,地球正在經歷快速變化,傳統的「季節」框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有意義。 繼續閱讀..
淡水乾枯、海平面上升,研究:兩者成因果關係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9 日 10:2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人類賴以生存的淡水,已經在悄悄流失,研究發現,過度抽取地下水、乾旱加劇以及氣溫升高導致蒸發加快,已造成可用淡水量急劇下降。而這個「大陸乾化」現象,科學家發現,已經超過冰蓋融化,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 繼續閱讀..
每次 AI 查詢背後的環境代價,Mistral 揭示從訓練到推理的完整碳足跡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8 日 16: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兩年前熱浪延燒 96% 海洋,研究:根本性轉變已開始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8 日 11:28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海洋溫度一直在上升,2023 年開始的聖嬰現象,使地球 96% 的海洋遭遇前所未有的熱浪攻擊,在強度、地理範圍和持續時間都創下新紀錄。科學家警告,海洋幫地球吸收熱量,當海洋吸熱功能衰減之後,巨大熱能將向地球反撲,人類將面臨暖化浩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