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努力節能減碳,二氧化碳越少越好,不過某些產業,二氧化碳還是重要原料,可不能短少,減碳努力還真的讓產業用二氧化碳來源出現缺口,紐西蘭就發生難得的二氧化碳不是嫌太多而是不夠的狀況。 繼續閱讀..
二氧化碳不夠了,紐西蘭釀酒業得配給二氧化碳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9 日 8:00 | 分類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食品科技 |
只需要日照,就能把二氧化碳跟塑膠轉換成永續燃料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2 日 10:05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 edit |
溫室氣體和塑膠是現代社會前幾大的環境問題,但現在科學家一石二鳥,利用新的反應爐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只要透過日照,就能將二氧化碳跟塑膠瓶罐轉換成材料。
火星水痕不一定是水造成,可能有其他成因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20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康乃爾大學天文學家解釋火星水反射,南極地表明亮反射更有可能來自地質層而非液態水。地球明亮反射通常是液態水痕跡,像世界最大冰下湖沃斯托克湖即是如此,但火星太冷,普遍認為無法形成類似湖泊。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創舉!首度明確探測到系外行星的二氧化碳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26 日 12:0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系外行星探索即將迎來新時代!科學家們宣布,NASA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從距離地球約 700 光年的系外行星 WASP-39 b 大氣中,首度明確捕捉到二氧化碳存在的確切證據。 繼續閱讀..
兼具捕捉碳與發電,奇異綠多功能藻類生質能面板登場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13 日 16:5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依照不同的藻類配方,除了能利用生質能技術發電,還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墨西哥新創則結合藻類兩項優勢,成功研發出「藻類生質能面板」。
Energy Dome 20MW 二氧化碳電池工廠,有望 2023 年登場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0 日 10: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世界上第一個二氧化碳電池廠要誕生了嗎?義大利能源公司 Energy Dome 正在薩丁尼亞島建造 20MW-200MWh 工廠,做為第一個商業專案,預計可以在 2023 年底前商轉。
海床下發現大量蔗糖,相當 320 億罐可樂含糖量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25 日 11:25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海床是世界碳捕獲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之一,最近科學家在世界各大洋海草草地下發現大量糖,比以前海洋環境測量高約 80 倍,相當 320 億罐可樂含糖量。科學家擔憂,大量糖對碳儲存和氣候變化有重大影響。 繼續閱讀..
現代問題需要現代手段,科學家用廢棄塑膠吸收二氧化碳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06 日 16: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如今我們正面對到「白色污染」與「溫室氣體」兩大現代問題,不過現在美國科學家提出的全新解方,可以同時解決上述兩個世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