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泰坦)是太陽系唯一有穩定液態表層的衛星,地表分布甲烷與乙烷湖泊,大氣亦富含多種有機分子,具備構成生命的三項基本條件:有機物、液態溶劑與潛在能量來源。這些特徵都使土衛六成為研究生命起源前化學過程的重要目標。 繼續閱讀..
飛向土衛六:蜻蜓號將探索生命起源前的化學條件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30 日 21:43 | 分類 天文 |
飛向土衛六:蜻蜓號將探索生命起源前的化學條件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30 日 21:43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土衛六(泰坦)是太陽系唯一有穩定液態表層的衛星,地表分布甲烷與乙烷湖泊,大氣亦富含多種有機分子,具備構成生命的三項基本條件:有機物、液態溶劑與潛在能量來源。這些特徵都使土衛六成為研究生命起源前化學過程的重要目標。 繼續閱讀..
太空任務「透鏡」:探索土衛六極低溫環境下的碳氫循環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2 日 22:06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土衛六又稱「泰坦」,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除了地球,唯一地表有大量液體的天體,甲烷和乙烷以液態及氣態參與地質與大氣之間的化學反應循環,與地球水循環十分類似。美國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團隊,今年月球與行星科學會議提出全新任務構想:「透鏡」(LOOKING GLASS),旨在將土衛六當成地球「暗鏡」,深入探索碳氫循環、地質活動與潛在外星生命相關的化學研究。 繼續閱讀..
土衛六地下海洋可能有生命,但總量僅相當一隻胖貓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0 日 12:5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土衛六泰坦是土星最大衛星,也是個引人入勝的世界,它被液態甲烷河流湖泊、冰冷巨石和煙塵狀沙丘覆蓋,同時引發人們猜想朦朧大氣層下是否可能潛伏著外星生命形式。最近,一篇新研究指出土衛六地下海洋 480 公里深處可能存在食用有機物質的簡單生命形式,但數量不多。 繼續閱讀..
NASA 蜻蜓號任務授予 SpaceX 發射合約,2028 年 7 月起飛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27 日 12:4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NASA 耗資 33.5 億美元的核動力無人直升機蜻蜓號,預計 2028 年 7 月搭乘 SpaceX 獵鷹重型火箭升空,展開為期六年的土衛六泰坦之旅。 繼續閱讀..
不像鏡面平靜,模擬:土衛六湖泊、海洋沿岸有波浪輕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20 日 12:3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有山有河有海、被朦朧大氣層籠罩的土衛六「泰坦」,還可能迴盪著海潮聲。新分析表明泰坦星球上廣闊的海洋、湖泊沿岸正受到波浪侵蝕,塑造出與地球極為相似的獨特地形。 繼續閱讀..
火星任務遭取捨,但土衛六蜻蜓號任務正式批准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9 日 16:4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NASA 火星樣本回收任務最近因成本太高昂正考慮修改,但探索土星最大衛星「泰坦星」的蜻蜓號任務近日正式獲得批准,將於 2028 年 7 月發射。 繼續閱讀..
具生命前景的土衛六泰坦,可能根本無法維持生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17 日 11:5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在土星最大衛星「泰坦」尋找外星生命的願景沒那麼樂觀了,一項新研究認為,泰坦地下海洋很可能是個不適合居住的環境,想在外太陽系找到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性變小許多。 繼續閱讀..
土衛六海上時有時無的「魔幻島」,真身可能是多孔冰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08 日 16:3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卡西尼號太空船傳回的土衛六泰坦表面雷達掃描數據,揭示巨大液態甲烷湖泊或海洋存在,完全沒有波浪,巨大水體當中還有短暫出現又消失的「魔幻島」。最近,新模型指出浮在泰坦海洋上的神祕島嶼可能是冰山。 繼續閱讀..
理想豐滿但辦不到,這些太空概念對 NASA 來說太瘋狂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23 日 17:0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雖然創新是推動太空技術重要基礎,但有些太空點子瘋狂到大膽嘗試的 NASA 也敬謝不敏,原因莫過於成本太高、所需技術太棘手或想法太奇怪。以下是外媒整理令人印象深刻但路只走一半的太空概念。 繼續閱讀..
彗星可將生命組成成分輸送到歐羅巴的地下海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6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據目前理論,彗星有點像宇宙送子鳥,數十億年前向年輕地球運輸可孕育生命的成分。 繼續閱讀..
透過韋伯望遠鏡的紅外相機,找到土衛六的「雲」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03 日 17:4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土衛六泰坦(Titan)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而它的外表也神奇地跟地球非常相像,最近天文學家也透過韋伯望遠鏡近紅外相機(NIRCam),從不同角度觀察這顆衛星的雲層。
為土衛六泰坦建立新沉積循環模型,景觀像極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6 日 16:2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從太空看下去,充滿河流、湖泊、海洋的土衛六泰坦像極了地球──雖然這些景觀由和地球完全不同的材料組成,比如河流與湖泊由液態甲烷組成,而沙丘則由氮氣風吹拂堆積而成。最近,天文學家試著建立新的全球沉積循環模型,以解釋為何那些脆弱有機物能在土衛六上形成顆粒。 繼續閱讀..
比行星水星還胖,太陽系內最大衛星是?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9 日 17:0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行星依附恆星運轉,衛星又依附行星繞轉,因此尺寸也長幼有序,恆星最大、衛星最小。然而氣態巨行星木星由於吃得太營養,身軀龐大,連帶衛星都比其他天體大一號,如直徑比水星還大的太陽系最大衛星木衛三。 繼續閱讀..
土星最大衛星泰坦,擁有類似北美聖安德列斯斷層的構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15 日 17:3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泰坦(Titan)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衛星,僅次於木衛三蓋尼米德,過去便以擁有濃厚大氣層、高度懷疑生命體存在等特徵為科學家鍾愛。最近,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團隊在泰坦上發現類似北美洲聖安德列斯斷層的構造,作為地下液體上升到表面的途徑,可能促進有機物質運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