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與一般物質互動的微中子就像幽靈,即使使用最先進技術也幾乎看不到,不過最近位於地中海底的 KM3NET 望遠鏡檢測到有史以來最高能量宇宙微中子,儘管確切起源仍未知,但為理解宇宙極端能量現象、宇宙射線提供了新觀點。 繼續閱讀..
埋於深海的巨型望遠鏡,探測到有史以來最高能量宇宙微中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8 日 16:2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埋於深海的巨型望遠鏡,探測到有史以來最高能量宇宙微中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8 日 16:2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不太與一般物質互動的微中子就像幽靈,即使使用最先進技術也幾乎看不到,不過最近位於地中海底的 KM3NET 望遠鏡檢測到有史以來最高能量宇宙微中子,儘管確切起源仍未知,但為理解宇宙極端能量現象、宇宙射線提供了新觀點。 繼續閱讀..
基於宇宙射線的新穎無線導航技術,成功完成首次測試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9 日 13:15 | 分類 尖端科技 | edit |
GPS 系統是當代日常生活支柱,協助多種程式執行導航、地圖繪製等功能,但最大缺點為無線電波訊號不能穿過建築物、岩石或水。為此,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另一種仰賴宇宙射線 μ 子的無線導航系統,近日成功完成首次測試。 繼續閱讀..
太陽圈形狀為什麼像牛角麵包?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05 日 19:0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太陽圈作為保護太陽系免受宇宙高能輻射轟炸的無形磁性泡泡,科學家一直很好奇它的確切形狀,主流理論認為太陽圈形如牛角麵包,但為何長成這個樣子還不清楚緣由。最近,波士頓大學團隊發現了為什麼太陽圈具有這種特殊形狀。 繼續閱讀..
銀河中心有片巨大屏障區,積極阻擋宇宙射線穿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20 日 9:1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銀河系中心籠罩著無數謎團,比如出了地球後無所不在的宇宙射線,在銀河中心卻有一片神秘屏障區可阻絕宇宙射線穿透。由於該地區之外的宇宙射線恢復正常密度,因此科學家懷疑,這片屏障正與某種東西(可能是強大磁場)重疊,從而阻止了射線進入。 繼續閱讀..
高能宇宙射線來源,更加確定為超新星殘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31 日 9:0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大約 100 年前,天文學家開始意識到有些輻射不是來自銀河系內,並最終帶來了高能宇宙射線、高能質子、從原子核中剝離並被加速至相對論速度的電子等新發現。隨著觀測技術進步,科學家開始推測高能宇宙射線可能來自超新星殘骸,現在一篇新研究首次量化了超新星殘骸產生宇宙射線的數量,朝著準確定位宇宙射線來源邁出重要一步。 繼續閱讀..
探測到迄今最高能伽馬射線,能量破紀錄翻倍達 955 TeV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09 日 14:49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銀河系中某個物體正在產生無法解釋的爆發,能量比地球上任何人造粒子加速器還要強上百倍。位於西藏的 ASgamma 實驗設備近日探測到迄今為止最高能伽馬射線,能量達 957 TeV,已接近下一領域 PeVatron 天體發出的 PeV 能量範圍。 繼續閱讀..
高能之謎,科學家試著解開宇宙射線的謎團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2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宇宙射線是由高能量的質子、氦原子核(兩者共占 99%)和其他高能量的粒子組成,以趨近光速撞擊地球大氣,並和大氣作用產生 X 射線、質子、中子、緲子、介子、微中子等二次宇宙射線。宇宙射線可能源自太陽、銀河系或其他星系,早先認為極高能量的宇宙射線是由超新星爆炸所產生。 繼續閱讀..
保護我們免受宇宙高能射線衝擊的太陽圈形狀,看起來像牛角麵包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23 日 17:19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幫太陽系偏轉掉高能宇宙射線的太陽圈形如彗星,於太陽系「後方」延伸出一條長長的尾巴。然而一篇最新研究表明,太陽圈的形狀……很微妙,你可以說它看起來像牛角麵包,或者…蠶寶寶? 繼續閱讀..
航海家 2 號證實已飛出太陽系,成第 2 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06 日 16:38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於 42 年前發射離開地球的航海家 2 號探測器,已被證實在去年 11 月穿越太陽圈,成為史上第 2 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往後,它將和航海家 1 號(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一起研究太陽系外我們依舊陌生的地區,直到它們無法再回傳訊號。 繼續閱讀..
觀察特定能量伽馬射線,月球看起來比太陽還要亮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0 日 18:3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對人類來說,天空中最明亮的物體無庸置疑是太陽;然而若我們的眼睛能看到伽馬射線輻射,那麼太陽可能得讓賢,在 NASA 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的眼中,月球可以比太陽還要亮。 繼續閱讀..
蟹狀星雲伽馬射線直撞地球,能量達大型強子對撞機 10 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1 日 14:33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6,500 光年外,蟹狀星雲充滿活力的高能伽馬射線甫穿越漫漫長路,正面擊中了地球,天文學家計算出射線能量高達 100 TeV,是至今伽馬射線的最高紀錄。 繼續閱讀..
醫學太空跨領域合作,長庚將提供高能質子設備測試衛星電子元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23 日 13:3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衛星在送上太空之前要先經過各種嚴格測試,過去,太空電子元件的抗輻射測試都送往歐美國家,然而從現在開始,交給在地團隊即可。國研院太空中心今(23 日)與林口長庚醫院放射醫學研究所、長庚大學放射醫學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書(MOA),長庚團隊將提供高能質子照射實驗室,協助執行國內自主開發太空電子元件之抗輻射測試。 繼續閱讀..